第(1/3)頁 此時在文武百官眼中,敖玉就如同一個行走的災星一般。 他這是要做什么?一身白衣,這是孝裝,這是準備慷慨赴死嗎? 他究竟要上奏什么? 為了這件事情,很多大臣,尤其是敖玉的政敵,都商議到了半夜。 然后把敖玉的奏章分為以下幾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打擊政敵。 此時敖玉和周離掌握著皇帝的把柄,所以逼迫皇帝妥協,因為擔心私下交易會被皇帝施展手段拒絕,所以在朝堂之上公開上奏折,就是想要讓皇帝沒有婉轉的余地,要么答應,要么敖玉揭露浪州水災的驚天丑聞。 而敖玉想要打擊的這個政敵是誰?應該會超過皇帝的容忍范圍之內,否則昨天晚上他就和皇帝私下進行交易了。 所以眾人猜測,敖玉這一份奏折要攻擊的是傅炎圖,或者是林弓。 這二人一武一文,都是敖玉的生死大敵,而且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當然了,如果敖玉的奏折是攻擊傅炎圖和林弓,基本上失敗。 因為這已經大大超過皇帝容忍能力,內閣的三個宰相,其中兩個都是天衍皇帝時期的,唯有林弓是萬允皇帝親自提拔進入內閣的。 而傅炎圖就更別說了,天衍皇帝時傅炎圖被敖心死死壓住,十幾年時間都不能翻身。 萬允皇帝上位之后,傅炎圖快速飛黃騰達,從提督晉升鎮西都督,之后又封了輔國大將軍,征南大都督,取代敖心成為武將第一人。 第二種可能性,打擊二皇子周寂。 因為周寂也是他敖玉的死敵,甚至還派遣刺客刺殺過敖玉,還去了南境,搶了敖玉的平息叛亂之功。 最關鍵的是打擊了周寂,周離大皇子上位的可能性就大增。 而且此時魏國公段弼就在周離手中,他這張嘴巴是可以招供的,是可以把人拖下水的。 而彈劾二皇子周寂的內容多得很,隨便找一個理由就可以。 當然這成功可能性就更低了,因為周寂算是皇帝最寵愛的一個兒子,而且其背后還有神秘勢力相助。 第三種可能性最為瘋狂,那就是逼迫皇帝認罪! 因為這個世界一旦出現大災難,就會被視為上天的示警,都會被稱之為皇帝的過失。 上一次大地震海嘯的時候,皇帝的表現是完美的,因為表現上皇帝頂住了巨大的壓力,派遣周離去浪州進行大撤離,而且還從內庫私帑撥發了幾百萬銀子。 所以當大地震海嘯發生的時候,眾人只會高呼皇帝圣明,有先見之明。 當時這一次上天降下了幾天幾夜的暴雨,致使浪州堤壩潰決,淹沒了幾個州郡,幾百萬民眾受災。 這一次是不是可以視為是皇帝的過失呢? 那么皇帝陛下是不是應該向天下認罪呢? 眾多大臣商議之后,確定了敖玉這奏折只有這三種可能性。 最后一種最為瘋狂,但也可能性最大。 而今日見到敖玉這等情形,竟然穿著一身白衣,就差抬著棺材上奏了,眾人更加確定了這個判斷。 不說眾多大臣,就連皇帝也是這樣認為的。 眾人覺得敖玉真是昏聵了,這一次盡管你盡管有把柄在手,但這個把柄的價值是有限的。 你竟然想要利用這個把柄逼迫皇帝認罪?這未免也太幼稚了吧? 莫非你真覺得皇帝陛下殺不得你嗎? 好吧,你作為太上皇的托夢之人,沒有天大的罪名確實不好殺你。 但不能殺你難道還不能殺你家人嗎? 況且你敖玉只是一個舉人,又不是什么御史,在這方面是沒有什么發言權的。 莫非你想要利用太上皇托夢的手段,強行逼迫皇帝陛下認錯嗎? 那這托夢大招也未免太草率了吧。 太上皇托夢,這是一個大殺器,有點像是后世地球的戰略武器一樣。 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亂用的,一旦用了,一定要有奇效,最關鍵是要名正言順。 上一次敖玉號稱太上皇托夢,提前一個月預兆大地震海嘯,那是為了拯救萬民,大家伙只會說太上皇仁慈,成半神之人了。 所以太上皇托夢,只能施恩,而不好施威的。 畢竟太上皇已經歸隱了,修道有成,普度眾生,庇護眾生的。 此時太上的標簽和人設就是:半神,仁慈。 任何托夢之語,只要違背了這個人設,那就是自毀太上皇形象。 太上皇這個金身可萬萬破不得的,一旦破了,就前功盡棄了。因為他此時畢竟在歸隱,他是精神領袖,而不是真正的執政者。 如果敖玉用太上皇托夢之語,強行逼迫皇帝認罪的話,那就是施威,就會讓天下人覺得太上皇是不是不甘寂寞了?是不是要出山了?竟然強壓皇帝了? 這樣就違背了太上皇這個仁慈半神的形象了。 所以眾臣覺得,敖玉這次可能真是利欲熏心,急功近利,想要借太上皇之威強迫皇帝低頭認錯了。 而一旦敖玉這樣做了,那基本上就是死了大半。 別說皇帝容不了他,就連太上皇也容不得他,我無為道君這個金子招牌,難道是被你這樣作賤的嗎?就是讓你這樣挾私報復的嗎? …………………………………… 大殿之上。 “皇帝駕到!”隨著大宦官侯慶的一聲高呼,文武百官紛紛跪下。 眾多官員看敖玉,真的如同瘟神一般,不敢靠近十尺之內。 皇帝來到龍座上坐下,目光望向敖玉,充滿了決絕。 尤其看著敖玉穿著一身白衣,準備赴死的架勢,皇帝內心更是充滿了無邊無際的憤怒。 你敖玉想要做什么?想要借太上皇之威,逼迫我認罪嗎? 那你未免也想得太多了,確實你是有把柄在手,但那個把柄價值也就是那回事。 最關鍵是太上皇也曾經一再和皇帝說過他絕對不干政,任何朝政大權都交給皇帝。 別人可以信口雌黃,唯獨太上皇不可以,因為他是精神領袖,半神之名。 而敖玉如果是借太上皇之威,逼迫萬允皇帝認錯。 那么萬允皇帝就敢殺了他敖玉。 罪名更是直接,你敖玉假借太上皇之名干政,置太上皇于不義之地。 因為太上皇的口諭和圣旨都寫得清清楚楚,絕對不干涉政事,所有的朝政大權都交給皇帝了。 若是敖玉敢假借太上皇之威逼皇帝認錯,那萬允皇帝就立刻去上清宮請罪,而且是帶著群臣去上清宮向太上皇請罪,并且高呼還政于太上皇,甚至讓太上皇復位。 這樣一來就把太上皇架在大火上烤了,而到那個時候,敖玉就算有十條性命也必死無疑了。 這也是皇帝允許敖玉上朝,當著文武百官上奏的原因。 昨天晚上傅炎托就說了一句話:敖玉雖然聰明,但是政治上實在是太嫩了,太幼稚了。 總之,今日敖玉若是敢逼皇帝認錯,那他就死定了。 ………………………………………… “有本奏來!”大太監侯慶高呼道。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敖玉,反而皇帝將目光望向了自己的戒指,仿佛上面有什么特別有意思的圖案一般。 今日所有人都等著敖玉的這份奏章。 今日整個朝堂,也只有敖玉這一份奏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