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04章:殺殺殺!驚天大海嘯來了!-《第八號貝多芬》


    第(2/3)頁

    買到了足夠兩個月的糧食之后,周離下令大軍押送糧食,前往幾十里之外,浪州山脈之后的平原,建造大撤離后的營地,準備接受撤離的幾十萬難民。

    浪州山脈不高,但也有幾百米,足夠擋住這一場海嘯了。

    接下來就是最后,也是最難的一部分了。

    如何遷移這六十幾萬人口。

    因為整個浪州城的人都不相信會有什么大地震海嘯,都大罵敖玉禍國殃民,勞民傷財。

    而且浪州富裕,大家才不愿意撤離呢。

    按說撤離個十天半個月,也沒有什么啊?但是現在謠言遍地,說只要你離開了浪州城,等再回來的時候,你的房子就不屬于你了,你的家產也不屬于你了,這是新時代的跑馬圈地,有權貴看上了浪州城,準備借著這個機會,強行占為己有呢。

    如果有總督府,太守府,縣衙等官府機構幫忙的話,這一場大撤離雖然有挑戰,但并不是做不到,因為這些官府可以幫忙說服這些民眾,可以辟謠。

    可是這些官員全部辭官了,而且還在外面散播輿論,制造障礙,煽動民眾。

    周離你能殺官員,能殺士兵,但這幾十萬民眾,你殺得完嗎?

    你孤家寡人一個,拿著一道圣旨就更招魂幡一樣,拿著尚方寶劍如同哭喪棍一樣,嚇唬誰呢。

    我看你怎么一個人把事情辦完?

    在這種局面之下,想要組織幾十萬人的大撤離真是難如登天。

    周離的應對方法也很簡單!

    六十幾萬民眾,全部撤離,去幾十里之外的臨時大營,那里的兩萬大軍正在搭建,而且有足夠的糧食運過去了。那里有百里山脈擋著海嘯,足夠安全。

    幾十萬平民只需要帶著幾件衣衫,金銀珠寶,還有幾天時間的口糧便可以出發了。

    愿意撤離的,每一個人發五兩銀子。

    浪州城有四個大門,都有軍隊把守,只要出城每一個人就先拿三兩銀子。

    而一旦拿了銀子,就絕對不能回頭,也不能入城。

    剩下二兩銀子,只要到了臨時營地之后,便能拿到手。

    對待民眾,周離選擇以利驅使。

    這一招果然好用,五兩銀子對于絕大部分的平民來說,都是一筆巨款了。

    而且一家有好幾口人呢,豈不是能拿幾十兩了,簡直就是發了一筆橫財。

    于是,浪州城內的民眾紛紛拖家帶口,帶著值錢的家當,帶著口糧,離開了浪州城,前往臨時營地。

    但是也有很多偷奸耍滑,在城門口拿到銀子之后,又說自己要回家一趟,老父親還在家里呢,又或者是救命的藥材還在家里呢。

    城門口的黑冰臺武士當然不同意,這些無賴就躺在地上撒潑打滾,說這群士兵沒有人道,竟然要讓他把老父親扔在家中等死。而有些人當眾嘔血,說自己不吃藥的話就要死了。

    總之這群人就是要返回城內,然后從另外一個門出去,多拿幾次銀子。

    這群人演技又好,輕而易舉就要引起城門口的騷亂,而且做了一個很不好的榜樣,如果他們成功的話,豈不是代表著其他人也可以這樣做,來來回回進出幾次城門,不就發大財了嗎?

    遇到這種情況都不需要周離下令,黑冰臺軍官直接就上前,把這群人全部砍殺,腦袋插在削尖的木頭上,擺在城門之外,尸體也吊在城門口上。

    讓其他民眾看看清楚,想要趁機作亂是什么后果。

    利用這一招,并且付出了三百多萬兩銀子的代價,大皇子周離終于將六十幾萬人撤離了。

    但還有上萬人不愿意撤離,他們家境很好,甚至是豪富,所以完全看不上這幾兩銀子,羞辱誰呢?

    這群人要么是大商人,要么是貴族,要么是致仕的官員。

    而他們不走的話,很容易引起騷動和反復。

    那些已經撤離的幾十萬人一聽說,浪州這群豪門大戶沒有走,那肯定有鬼啊,我們也不走了,我們也要回城,而且我們已經拿到銀子了,回城不吃虧。

    所以這些豪門大戶不走的話,之前大撤離的成果很可能會付之流水。

    所以大皇子周離下令,三日之內浪州城內所有人,必須全部撤離。

    三日期限一過,城內如果還有任何人的話,全部強行撤離。

    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如何強行撤離?派遣軍隊挨家挨戶地搜,甚至強行攻打那些豪門大戶?

    不,那樣效率太慢了,而且會有傷亡。

    只要查清城內哪一家還有人,先喊口令,給一個時辰時間,如果屆時還不出來,還不撤離的話就直接放火燒房!

    “你們敢,你們敢?我的兒子是王華貞,是兵部右侍郎,這是我家祖宅,你們膽敢燒我家一磚也瓦,定要你們死無葬身,死無葬身之地!”

    這是大撤離遇到的最大的障礙,浪州城最大地頭蛇,陽雄侯府,曾經的滄海行省總督。

    他的老母親,侯府的老夫人親自揮舞著戰刀,帶著幾百名家丁,和黑冰臺武士對峙。

    “我是朝廷二品誥命夫人,我身上這身衣衫,是皇帝賜予的,我家中的這個牌匾,是太上皇親自寫的,我這個宅邸,太上皇住過,皇帝也住過。”

    “我兒子是王華貞,陽雄侯,兵部右侍郎。”

    “周離,你膽敢燒我家一根木頭,我定和你拼命到底,就算是你大皇子也沒用。”

    切,你也是知道大皇子倒霉了才敢這樣說,如果二皇子周寂在,你早就拼命巴結跪舔了。

    而且二皇子周寂不是沒有來過,他來的時候,就是這位陽雄侯的母親親自在大門跪迎的。

    而現在面對大皇子周離,你口口聲聲周離周離,一副不畏權貴的樣子。

    幾年前,王老夫人你對大皇子周離不是這個態度,口口聲聲就是主子殿下,完全是把自己當成奴才。

    “周離,我今年已經七十幾歲了,我就是不搬,就是不撤離,你想要進入我家,除非從我尸體上踏過去。”

    “周離,我已經七十多歲了,有本事你殺我啊,殺我啊……”

    “諸位鄉親父老,什么大地震海嘯,全部是子虛烏有,全部都是敖玉妖言惑眾,是他們要霸占浪州的奸計。一旦我們撤離了,這里的一切就都不屬于我們了,就被他們卑鄙搶走了。大家不要撤離,大家都別撤離,他們不敢拿我們如何的。”

    大皇子周離出列,望著這個陽雄侯的母親,他當然知道這個老婦人為何如此癲狂。

    很顯然這些年作為地頭蛇的王華貞撈了天文數字的銀子,而且都藏在這個府邸之內。

    這個老婦人還以為周離是要搶他們家貪贓來的銀子呢,所以死死守門,半步也不愿意離開,而且還打算煽動周圍的豪門大戶,一起對抗周離。

    “王老夫人,我暫時對你家貪墨的銀子不感興趣。甚至你不撤離,你的死活我也不是很在意。但是你會帶一個壞頭,你會讓所有的大撤離成果都功虧一簣。”周離皇子淡淡道:“你七十幾歲了,非常不容易,所以更加應該珍惜生命的。”

    然后,周離手一揮。

    “嗖嗖嗖嗖嗖……”上千名武士紛紛朝著陽雄侯府投擲火把。

    那個王老夫人驚駭,嘶聲吼道:“救火啊,救火啊……”

    然后,這個王老夫人狂怒,發瘋一般沖上來。

    “你這個廢皇子,也敢來欺我,也敢來欺我?我七十幾歲了,我是朝廷誥命夫人,你殺我啊,你殺我啊……”

    陽雄侯的老母揮舞著指甲,朝著周離沖了過來。

    “嗖嗖嗖嗖……”身邊的黑冰臺武士亂箭狂射,沒有任何猶豫,他們什么人沒有殺過,你陽雄侯的母親算什么?

    頓時,王華貞的母親,慘死倒地。

    浪州城內,最大的障礙被移除了,所有人全部出城。

    巨大的浪州城,徹底成為了空城!

    ……………………………………

    二月初九!

    大皇子周離,帶著最后的一批軍隊,離開浪州城,前往難民大營!

    至此,整個大撤離徹底結束了!

    整整二十幾天,大皇子幾乎每一天都不眠不休,平均每天睡覺不超過一個時辰。

    他本來就已經很瘦,這二十幾天,整整瘦了二十斤。

    頭發原本只白三分之一,如今白了一大半。枯瘦的他,雙眼通紅,就仿佛要燒盡的蠟燭一般。

    這二十幾天,他兼任了十幾個官職。

    滄海行省總督,浪州太守,滄海提督,滄海水師提督,市舶使,織造史,匠作大吏,鹽運使等等等等。

    滄海行省官府,沒有一個官員來幫忙,全部在制造障礙,他們弄走了所有的糧食,所有的銀子。

    但大皇子周離,還是靠著一己之力,完成了這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撤離。

    從頭到尾,他殺了一千七百多人。

    所以他自己說得對,如果大地震海嘯沒有發生,那根本不需要皇帝下旨,浪州的無數人就能將他活生生撕了。

    周離真正感受到了,以一個人對抗全世界的感覺了。

    …………………………………………

    日子一天天過去。

    二月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

    大地震海嘯,依舊沒有來!

    甚至每一天都是風和日麗,風平浪靜。

    哪有一點點要發生大地震,大海嘯的樣子啊。

    狂風都沒有!

    敖玉的預測,簡直就是天大的笑柄啊!

    因為周離的命令,大周帝國的滄海水師已經全部撤離了,整個海面已經失去了管制。

    很多商船又折身回來了,出現在海面之上了。

    停靠浪州港的商人越來越多,沒有官府,他們也依舊可以做生意。

    在金錢的吸引力之下,之前逃跑的市舶司官員也回來了,織造局官員,鹽運司官員紛紛回來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旗县| 炎陵县| 赤城县| 皮山县| 阿克陶县| 轮台县| 华亭县| 遂平县| 伊春市| 类乌齐县| 新干县| 台东市| 汨罗市| 高邮市| 哈巴河县| 澎湖县| 新巴尔虎左旗| 赤水市| 营口市| 邵武市| 彭州市| 恭城| 霍城县| 嘉义市| 凉城县| 昔阳县| 穆棱市| 方山县| 昔阳县| 格尔木市| 怀集县| 蒙山县| 新邵县| 绥化市| 张掖市| 巴楚县| 广昌县| 大庆市| 读书| 嘉义市|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