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接下來,其實十幾名考官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第一名和第二名已經定下來了,但是從第三名和第九十五名還沒有定呢。 但是大家都已經寡淡無味了。 因為第一名的考卷太逆天了,第二名的考卷太出色了。 剩下的考卷明明也很出色了,但是在第一名和第二名襯托下,真是顯得暗淡無光啊。 而且所有人腦子里面都有一個執念,就是想要知道這個見鬼的第一名究竟是誰啊? 真的無法想象啊,滄浪行省竟然還有一個鬼才藏得這么深,這也未免太恐怖了啊。 正是在這個懸念之下,接下來定名次的時候,就顯得非常沉悶而又寡淡了。 這是非常罕見的,因為往往在這個時候,考官們爭吵的最激烈。 因為大家的口味畢竟是不一樣的,你覺得這一份好,我覺得那么一份好,所以在有一些名次上通常會有很大的分歧。 但是今天完全沒有分歧,顯得尤其的和諧。 不是因為團結,而是所有的感情都耗盡了。 先是把所有的情感給蘇芒,幾乎在內心中把他定為第一名解元了。 但是沒有想到又冒出來一個鬼,直接把第一名奪走了,而且還把所有人的情感都帶走了。 所以接下來就顯得非常冷靜了。 一旦冷靜,那就顯得非常可觀了。 很快第三名到第十名就定下來了。 前十定下來之后,從第十一名到第九十五名就潦草很多了。 雖然還是認真的,但已經沒有非常計較了。有些時候策論和詩賦分不出高低,就索性用第一天的帖文和經義考試作為參考,因為那有分數,非常直觀,誰高誰低清清楚楚。 而且主考官于錚大人其實還有一個念頭,敖玉的考卷呢? 那個紈绔子弟在考場里睡了三天,尤其是第一天帖文和經義,完全是題海戰術,他開始考試后不久便趴著睡覺了,所以想必有大量白卷的。 所以敖玉的試卷肯定是第一批就被涮下去了,根本連被看策論和詩賦的資格都沒有。 于錚大人就很想問一下,有沒有人看過大量的白卷啊?但是又不好意思問出來,那樣顯得他多心胸狹窄似的。 但仿佛某位考官看出了于錚的疑惑。 好吧,其實不僅僅是于錚,而且是在場所有考官的疑惑。 那個天下第一廢物敖玉考得怎么樣了?不,準確說應該是差成什么樣子? 那個考官道:“我批閱到了一份考卷,第一天的帖文和經義考試,僅僅只答了三十道題,還錯了二十道,剩下的全部是白卷,那應該就是敖玉的吧。” 這話一出,整個房間頓時輕松了下來。 終于有一個懸疑解開了,哈哈哈! 倒不是眾多考官幸災樂禍,實在是這幾天的閱卷把眾人憋的不行。 太辛苦了啊。 接連幾天幾夜,都在這個房子里面,吃喝拉撒都在里面,一步都不能離開。 太苦悶了啊。 “敖玉這算是超常發揮了啊。”副主考道:“我聽說在考試前一天晚上,他還在背中庸的第五頁呢。我本來覺得他最多能夠答對五道題,沒有想到竟然答對了十道題。” “是啊,超常發揮,超常發揮。” 所有的名次都已經定下來了,接下來就是最后的審核工作了。 所謂的審核就是什么呢,就是檢查所有的考卷有沒有犯忌諱的,比如太上皇的名諱啊,太祖的名諱啊等等。 另外,有沒有違反政治正確的內容?有沒有含沙射影,暗藏攻擊朝廷,攻擊皇帝的行為? 尤其要注意,這些文章里面有沒有藏頭字,藏頭句什么的。 萬一哪個考生腦子進水,在策論里面藏頭句,有謀反之意,那就徹底完蛋了,在場的考官都要受到牽連 不過一般來說是不會的,好不容易走到今天,進入鄉試考場的都是讀書人的精英,鄉試完全決定了未來的命運,誰會拿前途和性命開玩笑。 “說來都要怪祝蘭天大人,他在《石頭記》后面的稿子的里面留了藏頭字,把敖亭父子坑死了,也把我們大家伙坑了,現在所有考區的鄉試主考官,又要多一道程序了,檢查藏頭句。” 這項工作也太枯燥了。 十三個考官,一遍一遍地檢查。 “對了,怒浪侯進京好幾個月了吧,陛下這是什么意思啊?”某位同考官道。 放在之前,他肯定不會說出這句話。 但是大家一起關在這個房子里面幾天幾夜,一起閱卷,一起吃喝拉撒,關鍵氣氛還很融洽,關系仿佛親近了很多,所以也聊得放開一些。 是啊,真是奇怪啊。 怒浪侯敖心入京幾個月了,就是為了和皇帝攤牌,說他不需要嗣子,爵位和家業都要交給自己的親生子敖玉。 皇帝沒有同意,但是也沒有放他回家。 你要說有重要軍務?也是完全沒有的。 敖心這個驃騎大將軍,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權力大,手中掌握幾十萬大軍的兵權。 但是不打仗的時候,所有的兵權都在皇帝手中,他這個驃騎大將軍是沒有事情的。 甚至練兵的差事都交給了別人。 “不是一直都在傳,怒浪侯要封太尉嗎?要封公爵嗎?”某位同考官道。 副主考是翰林院學士,算是在朝廷中樞,頓時道:“太尉還有幾分可能性,封公爵?完全是要害他呢。” “閔大人,您仔細說說。”旁邊的同考官趕緊問道。 副主考,翰林學士閔晉元道:“去年那一戰,我們雖然口口聲聲說贏了,但實際上卻是輸了,折損了幾十萬大軍,還丟了無主之地。只不過刺殺對方主帥贏佉,并且以治病救援的名義將他扣留了下來,算是俘虜了對方的主帥,然后高呼勝利。” 眾人點頭。 這件事情大家伙都清楚,民眾可能被忽悠,還覺得這一仗打贏了,但是他們作為朝廷官員,當然清楚地知道,這一戰完全輸了。 折損了幾十萬軍隊不說,關鍵是整個無主之地都丟了。 “我們和大贏帝國已經談判好幾輪了,一開始想要用贏佉交換一半的無主之地,以大西城為界,北邊歸大贏,南邊歸我大周,但是大贏拒絕了。只有又換了一個條件,用贏佉交換澹臺城,我們放回贏佉,大贏把澹臺城交給我們。” 旁邊的同考官道:“結果呢?” 翰林學士閔晉元道:“大贏帝國還是拒絕了,他們的要求是無條件釋放贏佉,作為回報他們愿意承認無主之地的名譽獨立性,并且不公開宣稱占領無主之地,也不把無主之地劃為大贏帝國行省。” 這話一出,在場考官紛紛大罵,罵大贏帝國太狡詐了。 你這是什么代價都不愿意付出啊,打算空手套白狼啊,無主之地明明已經被你實際占領了,你宣稱不宣稱,又有什么區別? 其實還是有區別的,大贏帝國不宣稱占領無主之地,不劃為大贏帝國行省,這樣就給了南周帝國一個遮羞布,至少讓天下萬民覺得,這一戰南周帝國沒有輸,反而贏了。 因為無主之地還是獨立的存在啊,沒有被大贏帝國占領,反而大贏帝國的主帥被我們俘獲了,這難道還不是贏嗎? 這樣一來,起碼皇帝在天下萬民的顏面算是保住了。 “結果呢?”同考官道。 “當然是談崩了啊。”閔晉元道:“等著吧,一旦談判徹底破裂,大贏帝國宣布徹底占領無主之地,并且劃為行省之后,我們南周帝國境內會出現山呼海嘯的,天下萬民和精英讀書人一定會再掀起狂潮,這場大戰的勝負,一定會徹底拿出來說清楚。到那個時候,就絕對不再是糊涂案了。” 下面的一位同考官道:“怕就怕,真的有腦子進水的人站出來喊什么還政之類的話,那就是天翻地覆,不知道要殺多少人了。” 此時,于錚大人道:“此事不要聊了,再聊就惹禍了。” 頓時,那位同考官立刻給自己一耳光,真是說順口了,光顧著痛快,連還政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 這個詞是絕對的禁忌,說出來真是會死人的。 啥是還政? 當今太上皇雖然年紀大了,但還非常精神矍鑠,思維銳利,完全如同鎮國神祇一般。 幾年前,太上皇退位是因為他在位已經超過五十年了,而南周帝國的太宗皇帝被稱之為千古一帝,在位五十一年。 天衍皇帝也很了不起,南周帝國本來已經出現了頹勢,正在狂走下坡路,甚至是危機四伏。 正是天衍皇帝在位這五十年,勵精圖治,征戰開發南蠻,使得帝國疆土擴張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不但止住了頹勢,而且還一舉成為天下頂級強國。 要知道幾十年前,南周帝國可是被大涼王國打得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又是和親,受盡的恥辱。 所以這位天衍皇帝已經不僅僅是中興之主了,他不僅僅挽救了南周帝國,而且還將帝國擴張了三分之一的疆域,有點類似于光武帝劉秀的級別了。 所以當年如果天衍皇帝繼續做下去,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天下萬民也臣服。但他不想在位年限超過太宗皇帝,于是提前退位,讓太子繼位,就是當今萬允皇帝。 所有人都認為天衍皇帝只是表面退位而已,肯定還會牢牢掌握皇權。 這種例子大家也知道,滿清的某個十全老人就是這樣做的。所以嘉慶帝在位的時候,和珅厲害得很,不太把嘉慶帝放在眼里,一直到這位十全老人掛了之后,嘉慶帝才辦了和珅。 但是沒有想到,天衍皇帝退位之后,真的把所有權力都交出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