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可以啊王戰,發音有點正兒八經的英式貴族的腔調了。都說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我看你這個富二代還是很可以的嘛?!? “客氣客氣,小偉,我也從你剛剛的那個‘哈嘍’中聽出了比弗利山莊的紙醉金迷?!? “還有楊鵬,剛剛他的那一句‘好阿油’,讓我仿佛夢回nba賽場,有黑人特有的動感與不羈。” “最厲害的還是秦菲菲,她那一連串流利的口語,我甚至以為自己在聽聯合國青年代表發表演講?!? 又是一天早自習,大家偶有交流。 不交流不知道,一交流嚇一跳。 這才兩周時間,怎么感覺所有人都仿佛變了個樣。 英語,大家的詞匯量明顯上去了,而且口語發音還有聽力,都有不錯的增長。這些能力或許一時半會兒難以察覺,但當你察覺的時候,往往就是質變的時候。 很多人認為英語的學習,尤其是各種語法,是難題。但其實,那是真正尖子生可能遇到的狀況,某些極其生僻的用法,阻礙了他們得滿分。 但對于絕大部分學渣而言,真正困難的部分是單詞。 一道選擇題、一篇閱讀理解,認識的只有“is”、“are”、“so”,你說怎么做? 沒法做。 只要詞匯量足夠,一百五十分的英語,不說一百二三,一百分到一百一十分是可以爭取的。 而有這個分數的學生,基本上二本無憂。 偏遠地區,很多學生都是被英語拖了后腿。 如果不考英語,很多人甚至可以輕松上重本。 不開玩笑,真人真事。某非著名網絡作者就是一個普通二本生,他高考英語六十分,不說一百多,哪怕只有一百,也穩上重本了,實在是可歌可泣。 而比他更夸張的案例,身邊也不是沒有。 英語語法,前期完全可以用文言文或者粵語說話的習慣來代換。 很多什么倒置句式之類的,和上面兩種語法有著莫名的神似。 除了英語,數學方面,大家也都有提升。 最明顯的表現在于,以前大家做練習試卷,第二道大題基本上是很難去碰的。最多最多可以嘗試一下第二大題的第一小問。 除了秦菲菲、張小偉這種天賦異稟的種子選手之外,對三班其余人來說,數學試卷到第二大題第一小問就已經結束了,后面的,不是他們的趴。 但這幾天,很多學生居然都把第二大題第二小問做出來了。 甚至運氣好,還能和第三小問較較勁。 這尼瑪,難道集中式復習法真的有用? 許老師讓所有科目近期給數學復習讓路,大家都以為是扯淡的。哪能你復習什么,什么就上漲啊。 有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哪里還有成績差的? 但沒想到,居然真的就是如此的立竿見影。 見效太快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