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夷陵之戰(58)-《馬謖別傳》
第(1/3)頁
孫恒敗的如此之快,讓在場的人都有些吃驚。
江東軍這幾年,除了在荊州偷襲關羽這一戰,其他時間,一直在攻打合肥。
江東軍水戰天下第一,在長江上來去自由,但在陸戰上,卻是明顯的短板,是孫權的一塊心病。
孫權屢屢出兵合肥,主要是與劉備遙相呼應,攻城略地是次要的,而實戰練兵,也是孫權的目的之一。
孫權要想在淮南站住腳跟,北進中原,一支陸戰強軍,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每次孫權出征合肥,看似陣容強大,但軍卒大部分是新兵,戰力并不強悍。
孫恒一直跟在孫權身邊,參加了幾次合肥大戰,他帶領的軍隊,經過幾次大戰的洗禮,已經成為一支陸戰勁旅。
可以說,孫恒的成長有目共睹,是孫權實戰練兵的主要成果之一。
孫恒陸戰的本事,也得到了江東眾將的認可,孫權任命他為低于劉備的統帥,并不是任人唯親,也沒有人提出質疑。
孫恒性格堅毅,不是那種容易沖動的人,他的速敗,只能說明劉備軍太過強大。
在場的文臣武將,雖然在水戰中有幾分自信,但在陸戰中,誰也不認為自己能強過孫恒。
滿堂的武將,雖然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但也不想成為敗軍之將。
因此,并沒有人主動站出來出言獻策,以免惹火燒身,一時陷入了沉默。
在這重要時刻,老臣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張昭獻計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江東人才鼎盛,雖有多人物故,但尚有十余名經驗豐富的老將,可堪重用,何慮于劉備?”
孫權一見群臣束手,自己也沒有了主意,聽了張昭之言,才定下心來,連忙追問道:
“子布先生認為,何人可以為將?”
張昭其實也沒有什么好主意,他及時站出來說話,主要是穩定人心,一見孫權問計,只得勉強回答道:
“主公可命韓當為正將,周泰為副將,潘璋為先鋒,駱統為合后,甘寧為救應,起兵十萬,也不用急于求戰,守住險要之處,暫緩劉備進軍,再商討破敵之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垣县|
南阳市|
襄垣县|
沂源县|
思南县|
岢岚县|
乌兰察布市|
麻栗坡县|
舟曲县|
德庆县|
景泰县|
兴义市|
翁牛特旗|
静海县|
文安县|
武城县|
文昌市|
阿尔山市|
安图县|
抚松县|
开封市|
宜阳县|
万宁市|
称多县|
宁海县|
文登市|
石城县|
郎溪县|
清新县|
肃宁县|
射洪县|
玉林市|
中西区|
靖江市|
白朗县|
通州区|
南京市|
东明县|
溧阳市|
枝江市|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