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夷陵之戰(49)-《馬謖別傳》
第(1/3)頁
趙咨離開以后,孫權雖然心里還沒有底,但也不能坐以待斃,他盡可能調動兵力,安排好了宜都、秭歸等前線城池的防務。
但因為不知道曹丕是什么態度,很多防守曹軍的兵力不敢隨便調動。
孫權準備與劉備大戰,每天聚集百官商議,離不開商議擊退劉備軍之策。
經過雙方實力對比,眾人怎么都找不到短時間獲勝的方法。
好在孫權的底子不薄,轉而征集糧草軍資,為持久戰做準備。
好在前往荊南平叛的潘濬不負所望,出兵不到一月,就已經擊破兵力與他相近的樊胄。
前幾天,又傳來捷報,潘濬大勝習珍一陣,而且已經把習珍困在一個縣城,與黃蓋形成合圍之勢,取勝只是時間問題。
潘濬因為要收服荊南的世家大族,而習家無疑是一根標桿,因此,他并不急于采用強攻的手段,而是非常有耐心地想要招降習珍。
雖然暫時無法回軍,但潘濬得到孫權賞識,有心給孫權分憂。
潘濬體諒孫權兵力不足的難處,就先讓譚雄率五千軍,先回到江陵助戰,他自己還有近五千軍隊,擊敗只有不到兩千參軍的習珍,還是有把握的。
潘濬敢于軍隊提前撤回來,就是已經穩住了荊南的局勢,可以說給孫權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把譚雄撥到自己的親信愛將孫恒手下。
這天,出使魏國的趙咨,派信使飛馬來報,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魏帝曹丕,封孫權為吳王,禮當遠接。
曹丕篡漢,孫權一直是孫權期望的事情。
作為能夠與魏國掰手腕的大勢力,曹丕終結了大漢皇朝,等于給了孫權自然一個立國的良機。
但孫權畢竟名分不夠,還被劉備拿來立威,不得已聯合曹丕抗擊劉備。
顧雍作為孫權手下僅次于張昭的重臣,雖然對篡漢自立的曹丕非常抵觸,但也不得不贊成孫權暫時依附魏國。
但顧雍認為,孫權雖然暫時不宜立國,但好不容易能夠擺脫漢朝名義上的屬下,不應該再接受曹丕的封賞,成為曹丕的下屬,又給自己帶上戴上一道枷鎖,因此,向孫權進言道:
“主公,我們為了對抗劉備,不得已暫時依附曹丕,但為了便于以后立國,并不需要接受曹丕這個有名無實的爵位,主公可以用以無功不受祿為名,謝絕曹丕的封賞。這次出征劉備,還是以漢室的名義,自稱上將軍、九州伯之位,便于與劉備爭奪軍心、民心。如果接受了曹丕的吳王封爵,那就是明確了君臣關系,到時候主公立國,名不正言不順,無端被曹丕指責為逆賊,壞了自家聲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乡县|
舒城县|
渝中区|
龙泉市|
宁阳县|
彰武县|
农安县|
万全县|
松阳县|
石嘴山市|
沅江市|
名山县|
漳浦县|
定远县|
澜沧|
凭祥市|
静海县|
夹江县|
陆丰市|
包头市|
西畴县|
辽宁省|
轮台县|
永安市|
理塘县|
永嘉县|
德阳市|
朝阳市|
伊川县|
聂拉木县|
长寿区|
德令哈市|
湖口县|
石家庄市|
松桃|
崇明县|
招远市|
武鸣县|
双牌县|
通化市|
江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