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夷陵之戰(18)-《馬謖別傳》
第(1/3)頁
改朝換代,可不是一件小事!
要想行舜、禹之事,關鍵還在漢獻帝,必須他自動讓位。
群臣步步緊逼,好不容易讓漢獻帝主動下詔禪位,誰知曹丕的答復讓人意外,竟然是斷然拒絕,他下令道:
“當年的周文王,已占有天下三分之二,還向商朝稱臣,得到孔子的贊嘆。周公實際上已經行使了君主的職權,完成使命后,還是將權位歸還給成王,我的德行遠遠不如這兩位圣人,像許芝說的些話,我怎么敢聽呢?這些話使我心里害怕,手發抖,字都寫不成,意思表達不清,我要輔佐漢室治理天下,功成后交還政權,辭職還鄉。“
曹丕嘴上說的誠恐誠惶,不知情的官員對曹丕的品德更加稱頌,可曹丕親近的大臣們心如明鏡,知道他這是以退為進,絲毫不理會曹丕的態度,照樣讓各級官員勸進。
曹丕越是“謙虛“,大臣們越是起勁地勸進。
他們勸進的表章連篇累牘,多得數也數不清,幾乎所有具備上書資格的官員,都已經上書勸進。
除了東漢朝廷的官員,魏國的官員不甘落后,也都參與到勸進的行列之中,勸進的表章主要是對曹丕歌功頌德,措辭越來越肉麻。
剛開始的時候,曹丕覺得他們言過其實,頗有點不好意思,覺得下屬官員搞得有點過了。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贊美之詞,曹丕越來越享受,對這些贊美之詞習以為常,反而是聽不得反對意見。
不僅是大臣們不斷上勸進表,就連害怕當亡國之君的漢獻帝劉協,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十分“配合“地連下了三道禪位詔書,苦苦地懇請、哀求曹丕仿效虞舜,登上皇帝的寶座。
但曹丕還是不為所動,并上表推辭道:
“聽到這個詔命,真嚇得我五內震驚,渾身發抖。我寧可跳東海自殺,也絕不敢接受漢朝的詔書。“
盡管曹丕的假戲作得如此逼真,但朝中的文武大臣還是心領神會,他們一邊上書,一邊自作主張,在潁陰縣曲蠡(今許昌一帶)筑起受禪臺。
經過九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大臣們數十次的上表勸進,漢獻帝前后四次下達禪位詔書。
延康元年(220年)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號的漢獻帝劉協,被迫將象征皇位的玉璽綬詔冊奉交曹丕,宣布退位。
十月二十八日,曹丕在桓階等人所上的“登壇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
第二天,曹丕登上了受禪臺,參加受禪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匈奴等四夷使者,共有數萬人之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辰区|
苗栗市|
德钦县|
鄂伦春自治旗|
邓州市|
利津县|
溆浦县|
通河县|
宽城|
开江县|
陆河县|
绥阳县|
信阳市|
长丰县|
万荣县|
孟村|
永和县|
上高县|
城固县|
平顶山市|
商河县|
宜宾县|
青田县|
岳阳市|
措勤县|
道真|
高淳县|
滁州市|
南城县|
宁都县|
咸宁市|
中山市|
嘉祥县|
肇庆市|
土默特右旗|
南岸区|
灵台县|
黑山县|
黎川县|
堆龙德庆县|
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