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孟達知道,一旦諸葛亮坐實了自己殺害蒯祺的事情,要出手對付自己,就連法正也保不住他。 沒過多久,傳來了法正病逝的消息,孟達沒有了靠山,心里更加不踏實。 思前想后,孟達認為要自保,唯有一個方法,那就是立下大功,受到劉備的重用,與諸葛亮分庭抗禮。 因此,孟達在上庸治理和鎮(zhèn)守上,分外用心。 申家兄弟聯(lián)絡(luò)夏侯尚的小動作,瞞過了粗心大意的劉封,但被老奸巨猾的孟達看出了端倪。 孟達想要和法正一樣,立下大功,就可以達到法正一樣的成就,到時候諸葛亮也奈何不了自己。 于是,孟達暗中布置,想要出其不意抓捕申家兄弟,奪取他們的兵權(quán)。 孟達武功和用兵之能,并不是十分突出,如果能夠和劉封團結(jié)協(xié)作,還真能立下大功。 但他和劉封不和,他又立功心切,決定將計就計,引誘曹軍來攻,一舉破之。 立此大功,則必定能夠得到劉備的重用,成為第二個法正,他在戰(zhàn)場上誤殺蒯祺這件小事,即便他是諸葛亮的姐夫,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就在孟達打好如意算盤,想要施行這個計劃的時候,他意外收到了好友彭羕的書信,說劉備要治他不救關(guān)羽之罪。 彭羕與孟達,曾經(jīng)同在劉璋收下為官,兩人交情甚厚。 諸葛亮在軍議是上奏,要分別治劉封、孟達之罪,彭羕回家以后,馬上寫下密信,遣心腹人馳報孟達。 孟達收到書信以后,有些措手不及! 想不到劉備等不到他立功受獎,就要動手治罪,對立功受獎,也有些猶豫不決,正在權(quán)衡之時,人報申耽求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