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曹操其所以這么快來攻漢水,因為他新得一將,姓王名平,字子均,巴西郡宕渠人,他是原來劉璋部下的校尉。 劉璋投降劉備以后,王平因為并不看好劉備的前景,并沒有隨之投降,而是離開西川北上,在曹操攻打漢中之時,投奔了曹操。 因為王平深知漢水和西川地理,在進攻西川的時候能夠用上,曹操就用為牙門將軍。 曹操命徐晃為先鋒,王平為副先鋒,前來漢水決戰(zhàn)。 曹操屯兵于定軍山北,徐晃、王平引軍至漢水。 徐晃是曹操手下名將,很有些看不起個頭不算太高的降將王平。 到達漢中北岸,徐晃也懶得和王平啰嗦,直接令前軍渡過漢水列陣。 王平作為副先鋒,自然可以提出不同的作戰(zhàn)方案,就對徐晃說道: “將軍,我軍若渡水列陣,此乃背水之戰(zhàn),倘要急退,如之奈何?” 徐晃想也沒有想,訓(xùn)斥王平道: “昔韓信背水為陣,所謂致之死地而后生也。” 王平挨了訓(xùn)斥,心中不服,他是坦陳的性子,就繼續(xù)說道: “不然。昔者韓信,料敵人無謀而用此計;今將軍能料趙云、黃忠之意否?” 徐晃對王平的絮叨非常不耐煩,就開口說道: “你可引五千步軍立寨拒敵,看我引五千馬軍前去破黃忠和趙云。” 徐晃不聽王平之言,下令軍卒搭起浮橋,隨即率騎兵過河,迎戰(zhàn)黃忠和趙云。 王平雖然料定徐晃必敗,但也不敢違抗軍令,只得領(lǐng)五千步軍過河,找了一個易守難攻的渡口,扎下營寨,準(zhǔn)備接應(yīng)敗退的徐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