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缺了夏侯淵這個頂梁柱,夏侯家的地位堪憂。 他看到叔叔部下諸將,大部分都是只身逃跑,如果自己能夠收攏上萬軍馬回去,并保住米倉山糧草,也是大功一件,很容易得到魏王的賞識。 如果按照杜襲的建議,雖然立功的機(jī)會不小,但風(fēng)險更大,一旦失敗,跟在自己身邊的大軍肯定做鳥獸散,如果自己被黃忠盯住,保住性命都不容易。 他夏侯尚敗不起,夏侯家也敗不起了! 他有現(xiàn)存的功勞在手,自然不想前去冒險,就以自己年輕識淺,威望不足以服眾為由,否決了杜襲的提議,并沒有和杜襲合兵一處,而是直接領(lǐng)軍退守米倉山。 夏侯淵被殺,定軍山丟失,杜襲這個督軍雖然未必有多大罪責(zé),但肯定是沒有功勞可言的,畢竟是敗軍之將,以后的前景也很堪憂。 因此,他對夏侯尚拒絕自己的計策非常不滿,認(rèn)為他的才能不足,難以擔(dān)當(dāng)大任。 張郃被魏延偷襲成功,失了先機(jī),只得緊守營寨。 魏延本來就是得理不饒人的性子,率精銳軍卒猛攻不止,張郃苦苦堅守了數(shù)天,等候夏侯淵和徐晃的的援兵不至,只得率軍往定軍山方向撤退。 還沒有到定軍山下,只見前面有一支數(shù)百人的軍馬來迎,走近一看,是杜襲領(lǐng)軍敗退過來。 張郃得知夏侯淵已死,定軍山已失的消息,大驚失色,遂與杜襲引敗兵到漢水北岸扎營;一面令人飛報曹操。 杜襲和張郃在漢水收攏敗軍,準(zhǔn)備退守陽平關(guān),剛好徐晃領(lǐng)敗軍也到了這里,三人合兵一處,這才穩(wěn)住了陣腳。 原來,張郃被劉備猛攻不止,知道夏侯淵被黃忠所阻,很可能援兵不至,又派人前往馬鳴閣向徐晃求援。 徐晃留守馬鳴閣,本來就有接應(yīng)夏侯淵和張郃的責(zé)任,接到張郃的求援,不敢怠慢,立即率軍前來定軍山救援。 被徐晃擊敗的陳式,雖然損失不小,被迫退出了馬鳴閣,但還是陰魂不散,在暗中窺視徐晃軍的動向。 陳式在西川名聲不顯,勇武和智謀方面,并沒有顯出出類拔萃的地方,但他卻有著超強的執(zhí)行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