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備吃了一驚,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劉備認為他們兄弟一起來找自己,十有八九是為了馬謖的職務問題。 但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樣,是馬謖的父親去世,他們兄弟前來,是請求回鄉(xiāng)守孝。 漢代以“孝”義治天下,盛行“丁憂”。 官員的父母死去,官員必須停職守孝,被稱為丁憂 丁憂期間,丁憂的人不準在位為官,如無特殊的原因,朝廷也不可以讓丁憂的人繼續(xù)為官。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在緊急情況下,還是需要“忠”字當頭的!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需不需要丁憂,還是當權者說了算。 根據(jù)當權者的建議,朝廷可以讓丁憂的人為官,被稱為“奪情“。 漢代是儒家一家獨大的開始,那些官員非常講究禮儀,非但父母三年之喪要丁憂,就是兄弟姊妹之喪,也要丁憂。 劉備剛才還擔心馬謖要跟自己去漢中,一轉眼,他們兄弟兩個都要離職回鄉(xiāng),又給了他一個新的難題。 劉備手下文官雖然算不上人才濟濟,但找一個勝任荊州行政長官的人選,還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能不能和關羽做好配合。 劉備知道,如果自己派出的官員不符合關羽的心意,雖然他未必敢抗命不遵,但文武不和,荊州的局勢就有點玄了! 這個問題并沒有難住劉備,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那就是讓馬良“奪情”繼續(xù)留任,而馬謖則回到家鄉(xiāng),代表他們兄弟兩個“丁憂”。 劉備的這個建議合情合理,馬良還是按照儒家的禮儀,再三請求“丁憂”,但劉備都不許,只得留下來繼續(xù)主持荊州政務。 馬謖心中雖然不愿意錯過漢中那場大戰(zhàn),但也不能主動提出“奪情”,加上已經知道劉備的用意,自然是老老實實回到家鄉(xiāng)守孝三年。 劉備整軍回到西川,坐鎮(zhèn)江州,聽說張魯已經投降曹操,而曹軍并沒有繼續(xù)攻打巴西郡,這才放下心來。 劉備回到城都,與諸葛亮商議,如何謀取漢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