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說的可是真的,她真的做了這些事?”衛母聽完了之后,身子不由微微一晃,顯然受了不小的打擊。 在衛母的印象中,‘女兒’衛梓霏自從被‘找’回來之后,一直十分乖巧懂事的,從來不主動惹事。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孩子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平常連只螞蟻都舍不得踩,實在很難讓人不喜歡她。 可如今丈夫的口中所描述的那個人,與她印象中的那個人迥然不同,實在讓人無法把她們聯想到一起。 在丈夫的描述中,曾經的‘女兒’,如今的養女衛梓霏竟然真的給兒子下過藥。 那次他們在樓下所聽到的話,也不過是她故意演戲誤導他們的。 目的是誣陷兒子,讓他們對兒子失望,從而把兒子趕出衛家。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自己冒牌貨的身份被拆穿,又可以除掉自家兒子這塊‘擋路石’,可謂是一舉兩得。 原因是,衛梓霏似乎也發現了,衛乾對她的身份有所懷疑了。 按照發展趨勢,她的身份遲早會暴露,屆時衛梓霏可能會一無所有,所以她自然不甘心。 于是想出了那樣卑鄙的法子,來誣陷衛乾,想害得他身敗名裂,這是衛母所不能接受的。 若只是冒認身份這一點,她還可以用她當年與他們‘相認’的時候,年紀還小不懂事來開解自己。 更何況,人都有私心,衛梓霏當年為了能天天吃飽,為了能過上好日子,甘心給別人做棋子也不奇怪。 可衛梓霏如今卻為了一已之私,居然想用這種卑劣的方式毀了兒子的名譽,絲毫不顧及他們這些年的情義。 若這些話出自衛乾的口中,衛母可能還會心存懷疑,畢竟自古豪門齷齪多,為了爭家兄弟鬩墻,兄妹相爭的例子不是沒有。 但如今告訴她這些事的人是衛父,衛母卻不得不信了,因為以她對衛父的了解? 衛父不會拿這樣的事來欺騙她。 當然? 這倒不是說衛母不相信自己兒子人品,只是擔心兒子因為某些原因? 不小心走了歪路。 (咳~好吧? 這其實也是不夠信任的一種表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