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梁母心想,還是等過這中秋節(jié)兒子回老家的時候,她再跟兒子提這件事吧,說不定兒子魅力大,能抱得美人歸也不一定。 綾修謹并不知道梁母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話肯定會非常高興的。 他之所以不直接告訴二老他喜歡綾玖,想娶綾玖,一來是擔(dān)心梁母的‘熱情’會嚇到綾玖,以至于適得其反。 其次也是不希望二老對綾玖有不好的印象,誤認為她是個不安分的女人,因為寡婦和離婚的女人,往往容易招人非議。 哪怕她們沒有做錯什么,一旦與哪個男人走得近一些,都被人說三道四的,尤其他們之間是鄰居的關(guān)系,更要注意避嫌的。 好在他們這層樓沒有別人,不會時刻有人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綾修謹想的是,如果是梁母主動撮合的他們,將來可以省下很多麻煩,因為人都不愿意承認自己的眼光有問題。 如果兒媳婦不是自己中意的人選,婆婆可能會處處看兒媳婦不順眼,覺得對方做什么都是錯的。 尤其那種婆婆不同意,兒子卻要死要活非要娶那個女人的,婚后婆媳十有八九都關(guān)系不好。 婆婆可能會認為兒媳婦是個狐貍精,搶走了自己含辛茹苦養(yǎng)大的兒子,能對兒媳婦沒意見才怪。 兒子越是護著兒媳婦,婆婆心里只會越不爽,許多婆媳關(guān)系不好都是這個原因。 而如果是自己挑的兒媳婦就不同了,因為既然是親自挑的,說明婆婆本身對這個兒媳婦是較為滿意的。 可能是看中了她的品性,也有可能是看中了她的家世條件。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沒有發(fā)生什么變故,自然也不存在婆婆看兒媳婦不順眼的問題。 只不過婆婆喜歡的,兒子卻不一定喜歡,夫妻關(guān)系會不會好就很難說了,只能說很多事都很難兩全其美。 當然啦,梁母也不是那種無理取鬧,喜歡沒事兒便挑兒媳刺的惡婆婆,否則以呂燕珺的所作所為,婆媳倆早就鬧得雞飛狗跳了。 相反,梁母這人可以說十分通情達理的了,哪怕對呂燕珺這個兒媳婦不滿,也從來沒有逼兒子和她離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