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俗話說,救人如救火,但很多時候,救火就是救命。 寧靜的夜晚響起一聲尖利的哭嚎,正在尋人的村民均被嚇了一跳,如果他們沒聽錯,是村西的牛嫂。 說起這個牛嫂,饒是村里最頑固的人也不得不豎大拇指。 服氣! 牛嫂今年六十,原是山外一個村莊的人,早年受不了后娘的打罵,夜里等家里睡著后連夜跑了出來,躲進山里,走了幾天幾夜,最后餓暈在村子門口。 那時村里娶媳婦還沒現在這么難,畢竟山里山外都窮,戰(zhàn)爭年代鬧饑荒,不少人把女兒送進來,也不要彩禮,給女孩一口飯吃,活下去就行了。 錢還能比命重要? 牛嫂最后進了村西牛三海家,沒擺酒席,隔年便生下一個兒子,那也是她唯一的孩子,牛平安。 從這名字就可以看出對兒子的厚望,平安健康。 但,為了保險起見,又給取了個小名好養(yǎng)活,叫石頭。 至于石頭爹,也就是牛嫂老公,在石頭半歲的時候去山里挖菌子,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回家吃了晚飯,只說累要休息,結果這一躺下就再也沒醒來。 牛嫂哭得眼睛都快瞎了。 牛三海下葬后,她只消極了三天,就恢復了。 干活做飯就把兒子背在背上。 她那時還很年輕,不少人來給她說媒,她都拒絕了,一個人把石頭拉扯大,本以為任務就快完成了。 結果…… 唉,都是命。 前幾年舉債從中間人手里得了個媳婦竟是只不下蛋的雞,把她氣得要死,可氣歸氣,人還是得要。 不然呢? 她可再沒有錢了。 只要兒子努力些,孩子嘛,早晚都會有的。 一晃三年過去了,別說孫子,就是孫女都沒一個。 心里無時不后悔當初怎么沒抱養(yǎng)村里一個女孩子當童養(yǎng)媳,平白無故花那么多錢,貨還質量不好… 如今,房子又被燒了… 牛嫂趴在地上大哭,石頭抱著瘋傻的婆娘,雙眼無神的看著賴以居住的茅草房被大火吞沒了。 他喃喃道:“沒了……都沒了……” 早就有村民趕來救援,可是沒有工具,盆、桶… 真沒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