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處實驗島都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畢竟有著年輕瘦子的外掛幫忙。
他們要做的事,就是不停進行對比試驗。
將一個又一個流浪漢,進行更換大腦細胞,接著查看他們的前后對比,確定他們的腦子不會出問題。
如此一來,他們在腦科學的領域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簡單來說,就是一點一點更換與記憶相關的腦細胞。
更換一點之后,就再借助其他腦細胞的記憶,將之前的記憶串聯起來。
還有更簡單的辦法。
那就是讓流浪漢自己把自己記憶的所有東西都一點點寫下來。
事無巨細的寫下來。
更換一次細胞后,就接著重新記憶一遍。
整個過程進展的很順利。
在這些研究員看來,這是沒有問題的。
人的意識依賴于大腦和記憶。
如果這兩者都沒有變,那意識自然還是原本的記憶。
就好比有人睡過一覺后,有些記憶丟失,但你不能說這個人就變了。
不存在這回事。
然而當主角看到這里的時候,他卻對年輕瘦子的研究不由得搖頭。
這家伙還是太天真了。
或者說那些研究員們,他們對腦科學和意識的掌握還是太淺薄了。
他們都忘記了人的思維意識,有著真正的奇特之處。
對方所在的世界是一個唯物的世界。
這就意味著大腦的獨特形狀結構,直接決定著他的意識本身。
人的意識有兩個部分組成,第一是軟件,第二是硬件。
這算是一個公理。
眾所周知的事,在這個基礎上就能做出推論。
現在軟件沒有變,記憶是原本的。
然而流浪漢的硬件卻變了。
因為大腦細胞更改了,變成了新的細胞。
這就好比一個電腦上的程序,然后拷貝到另外一個電腦上。
你能認為它們兩個還是同一個程序嗎?
那顯然是不同的程序。
它們的運行速度,運行穩定性,都可能出現重大不同。
有的可能出現bug,這都是不同。
也就說是,隨著他一點點地更換這些大腦細胞,整個過程就像從一個沙堆拿沙子一樣。
一個沙子一個沙子地拿,拿走一個不要緊,拿走兩個不要緊。
沙堆很龐大,仍舊維持著原樣。
但等拿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整個沙堆就會塌下來,它就不再是沙堆了。
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道理。
然而研究員們或許是裝成不知道,或許是真不知道。
他們只是向年輕瘦子證明:
“看,只要更新腦子,持續保持記憶的相同,這個人就不會改變。”
“老仙,您看,腦子更新了,這個人還是原來的人,他原本喜歡什么,現在就喜歡什么。”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是意見一樣。
科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難以驗證,不能證偽。
“我們如何確定意識還是之前的意識了?”
“換句話說,如何證明我是我,這是一個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的事。”
“因為我是我,只能靠他個人主觀去說,外人再如何證明,那也是假的,即便通過腦電圖,通過DNA,通過指紋去證明,也只能證明物質上的確是他,但精神上還是不是他了?”
“這一點誰能保證?”
這一點不得不說,研究員們還是有清醒的人。
年輕瘦子其實也接受了他們的說法。
問題是,他不能長生啊!
現在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他又看了許多資料——有選擇性看的,就像那些甘心受騙的人,他只看那些對自己有利的論文與資料。
如此一來,越看越有自信。
“不用多想,自己就是自己,只要記憶和腦子沒變,意識和思維方式就不會變。”一篇論文深得他心。
是啊,想那么多干什么?
想得多,死得快。
農村啥也不知道的老農,活個一百多歲很簡單。
天天養生,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生氣的老養生專家們,活個五六十,人沒了。
養生是最容易打臉的,那么多養生專家自己沒活多大年紀。
所以要請養生專家,如果不想被打臉,得請上百歲的——之所以不請,還不是因為上百歲的太少了,即便是有,也難以擁有在電視上忽悠老頭的口才。
年輕瘦子還是足夠謹慎的,他又等了足足五年之后,做了更多的驗證。
當他發現自己身體出現問題時,終于等不到了。
一開始是體內器官有問題,他直接更改成最新的器官。
但那些病灶轉移到他的腦子里。
這一下,他不得不選擇更新腦子了。
這一點,他以前就想到了。
體內的器官可以隨便換,沒有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