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應試-《慶榮華》
第(2/3)頁
這話一出,朝堂一片嘩然,覺得歐陽思這話未免太危言聳聽? 不過眾人見皇上并未開口,也就私下議論議論。
歐陽思也聽見一片嗡嗡的議論聲? 略一猶疑,繼續提出自己的解決之道? 意即頒布限田之法,把這些游民與田地捆綁起來? 降低稅賦? 禁止奸貪? 游民有了自己的家業,誰還會去四處流浪,誰不愿意安居樂業?
至于另一個弊端,異端者,歐陽思也提出此類人“本無超俗利世之智,而徒竊其減額逃刑之利,不工不商。不農不士,以自便其身。且其倡無父無君之教于下天,將使流風之未可已焉。”
這種人危害之大眾所周知,歐陽思提出的解決之道是應端正風紀,嚴禁此類人四處游蕩禍害鄉鄰,應強行命他們歸農,若有不從者,以司法論罪重罰。
說完游民之弊,歐陽思提到冗雜之弊,其曰有三,一為冗員二為冗兵三為冗費,歐陽思也分別講述了三者的社會危害以及解決之道,期間也鋪陳了些他從史籍中看到的實例來佐證他的觀點。
總之,這番應答條理清晰,思路明晰,有理有據,盡管有些觀點略有夸大之嫌,可孫實見皇上沒有追究,他也就無須枉做小人,給了一個還算中肯的評價,肯定了歐陽思的文采,強調這篇策論若細加雕琢,也足以在殿試時問鼎他的探花之位。
可有人不這么認為,吏部尚書指出,朝廷已于前年開始減賦,每年官員們的考核也很是嚴謹,怎么還有可能存在盤剝之風?
因此,游民眾多真正的緣由絕不可能是苛捐雜稅或被貪官污吏盤剝,而是他們本性怠惰,這種人就應該直接嚴懲,哪還需送他們田地去教化他們!
吏部尚書一開口,兵部尚書也站出來,他對歐陽思提出的冗兵一詞不滿,提出“夫圣人所以制祿以養天下之吏與兵者,何也?吏有治人之明,則食之也。兵有敵人之勇,則是其食之者,以其明且勇也。”
意即朝廷用俸祿養著官員和兵勇都是各取所需各司其職的,其復雜和龐雜哪是一個書生能明白的?
這話歐陽若英不愛聽了,他是戶部侍郎,就他所知,官員和兵勇確實存在冗雜之狀,歐陽思的觀點沒有毛病,只不過他提出的解決之道或許過于簡單過于理想化,但這不代表他的策問有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普格县|
古浪县|
平舆县|
西华县|
盱眙县|
鄂伦春自治旗|
海南省|
邵阳市|
鄂托克旗|
唐山市|
平度市|
泾源县|
信宜市|
宁晋县|
阳西县|
且末县|
突泉县|
改则县|
长乐市|
雅安市|
上饶县|
吴堡县|
昌乐县|
合山市|
清远市|
沅江市|
元江|
平湖市|
郧西县|
红原县|
高台县|
镇原县|
景泰县|
牟定县|
山阳县|
襄汾县|
忻州市|
历史|
丁青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