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我替你還-《慶榮華》
第(1/3)頁
也不知是父子關系緩和還是別的什么緣故,端午節過后,曾榮明顯感覺到朱恒的性子開朗了不少,愛笑是一方面,食欲也比之前好多了,也肯配合盧太醫治療了。
據小海子說,睡眠也好多了,還有一點,一個人去后花園的假山上發呆的時間也少多了,多出來的時間用來讀書和練字畫畫。
曾榮仍是會隔三岔五地去一趟慈寧宮,有時是奉皇命,有時奉太后旨意,每次大約待一兩個時辰,有時會推他去后花園散散步,有時會點評他的字畫,大多數時候朱恒會把他看過的書拿來和曾榮探討一番,主要是他現在沒有先生,書中有些釋義他不是很懂,因為之前幾年他念書也是斷斷續續的,學的又大多是詩詞歌賦類,經史類的書籍很少接觸。
曾榮見此,再次動了把歐陽思請到他身邊的念頭。
誰知沒等她提出來,朱恒倒先跟她說,說他要搬回儲華宮住,之前的先生被他請回來了,他要重新撿起學業。
原本依朱恒的心思,他是有意拜徐扶善為師的,徐扶善學問好,為人雖圓滑,但還算正直,不過朱恒最佩服他的是他對新生事物的寬容和接納。
原來,那日他們泛舟游湖時,有幾位被請來劃槳的年輕人是國子監的學子,徐扶善和這幾位學子們聊了起來,一開始談論的是學問,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政務和朝堂。
這話題朱旭也感興趣,便命人把龍舟并過去,于他而言,是想聽聽這些年輕學子們在想什么,是否有什么新思想新策略,而于學子們而言,是難得的可以面圣直接陳述自己理想和抱負的機會,也是他們踐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的機會,故而,這些學子們發言很踴躍,也確實有不少驚人之語。
大部分官員,尤其是那些武將勛貴們對此是不以為然,甚至是嗤之以鼻,可徐扶善不但認真聽了,還和他們探討起來,朱恒記得很清楚,其中有一名學子提到人口和稅賦的關系,那人說,人口之所以增長緩慢,除了疾病和戰事外,和稅賦太重也有很大關聯。
這個觀點當即遭到大多數人反對,他們認為戰事剛結束四五年,人口增長快速期還未到,再等五六年,人口肯定會有一波爆炸式大增長。
可那名學子持反對意見,人口增長需要糧食,現有的糧食生產跟不上,說是農民大部分田產收入都拿去繳稅,哪里還有多余的糧食來養小孩?
徐扶善把這話聽進去了,當即和戶部尚書以及戶部侍郎算起了帳,也和皇上討論起減賦的可能,可在場的部分官員一聽減賦二字就反對,生怕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這人是真的有本事,當即就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惜,沒幾個人聽進去了。若不是父皇對他太過了解,肯定會以為是徐大人故意攛掇那幾個人來發言的。”朱恒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沂源县|
修文县|
连州市|
名山县|
汉沽区|
宣化县|
东丰县|
成都市|
富锦市|
丹棱县|
嵊州市|
郓城县|
习水县|
涪陵区|
思茅市|
怀化市|
措美县|
米林县|
利川市|
广昌县|
淮滨县|
湘潭县|
揭阳市|
卢湾区|
清水河县|
星子县|
英吉沙县|
南丰县|
攀枝花市|
孝义市|
吉隆县|
咸宁市|
调兵山市|
龙陵县|
闽清县|
晋州市|
通许县|
朔州市|
大理市|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