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緣何偽善者爭先恐后,為善者人善人欺!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乍一看這個標題,大多數人都以為是常見的夸張,以及和某c震驚部的文類似,然而入內一看卻是一片嘩然。 “近來曼莎慈善夜,慈善名人榜,明星收入榜等等布,可謂環(huán)環(huán)相扣,明星慈善,媒體的狂歡,于是,明星慈善通稿漫天飛舞,今天這個捐了多少,明天那個捐了多少,捐的多了,備受夸贊,捐的少了備受批判,一時間,全民人人以道德模范自居。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行,好大的借口,好大的理由,仿佛人人皆窮,所以,只需獨善其身,于是分文不捐,一毛不拔,也是正常。 然而達則兼濟天下,大概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個達者就是有錢人,明星多有錢,你好意思不捐?你們是達者啊。所以,劫富濟貧才會為人津津熱道,似乎劫富濟貧就是做好事,均貧富嘛。 曼莎慈善之夜,慈善圈的奧斯卡頒獎禮,好大的名頭,可惜頒獎頒的是什么獎?是捐獎吧?幾千萬的善款,每個人捐個幾十上百萬,然后,全是道德模范,全是達則兼濟天行的表率。 記得陳曼女士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被問到王逸凡這個十億大導演不做慈善,是不是為富不仁?她說什么慈善的基本原則是自愿原則,筆者倍感好笑,人人都可說這個自愿原則,偏偏陳曼女士說不得,誰人強制捐款?誰人公開捐款賬目?此舉固然大快人心,讓詐捐者無所遁形,但是卻也起了一個極為不好的頭,當慈善也開始起攀比之風,以捐款多寡為評判道德的標準依歸,實在是真善者的悲哀。 又看某營銷號,將矛頭對準王逸凡這個十億大導演,哦,或許有人會問,你是來給王逸凡洗白的嗎?沒錯,我姓楊名俊,小記者一枚,我就是來給王逸凡洗白的。 我不理解的是,為什么要針對王逸凡導演?就因為他是十億大導?就因為他賺錢多多,所以,他就成為了口誅筆伐的對象,慈善機構募捐,為什么他就一定要答應?慈善不是自愿原則嗎? 又有宋金之流,這個名字實在取得有問題,送金送金何時送過真金?全靠一張嘴,誰紅罵誰。 你有何資格?套用王鐵的話,他不偷不搶,憑本事賺來的錢,依法納稅,合法收入自然有支配權。 我真不是標題黨,‘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并非一句口頭禪,而是真實的感慨,在你們口誅筆伐王逸凡這個人為富不仁,一毛不拔的時候,你們可知他做做什么? 在你們所未觸及的地方,那里有一所所‘逸凡小學’拔地而起,那里有無數留守兒童,有書可讀,有免費午餐可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