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士別三日-《開局一條小漁船》
第(3/3)頁
杉龍蝦要替代澳龍還是不可能的,但是替代替代波龍小青龍什么,還是有希望的。94年的華夏人吃上面還沒那么精細,有進口龍蝦就已經是有面子的商務宴請了。
死道友不死貧道,顧鯤多賺到的錢、多搶到的市場,就讓其他波龍供應商哭去吧。
因為金額過于巨大(相對于海鮮交易而言),徐鋒最后也沒敢讓自己的馬仔直接跟顧鯤交易。
而是只讓馬仔先清點、核算價格,最后他本人親自趕到場,雙方老板喝了個茶,親自核驗無誤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蘇眉,每公斤200元,累計900公斤。”
“青衣每公斤150元,累計1300公斤。”
“稀有熱帶魚a/b/c,均價每公斤130元,累計850公斤。”
“石頭魚每公斤120元,累計2200公斤。”
上述四大類加起來已經有74萬了。
“杉龍蝦每公斤100元,累計4150公斤,41萬5。”
“南蚌800公斤、赤貝1100公斤……”
“東星斑200公斤、三刀150公斤、老鼠斑600公斤,瓜子斑900公斤、老虎斑1700公斤……”
最后還有其他各色雜魚,都是每公斤20塊錢以下的便宜貨,活的大約就15噸,各種死魚9噸。
整船所有物產全部加起來,突破了驚人的150萬人民幣!
握著算有最終數字的明細單,徐鋒的手指頭都在抖。當然這種抖也不一定就是心疼錢,更多是雜糅著激動的成分。
反正他就是個二道販子,進得多轉手出去賺得也多。廣交會期間,偌大的粵州城多吞下200萬高檔海鮮并不至于飽和。
他驚訝的是顧鯤實力的膨脹,居然如此迅捷。
“顧老弟,我記得你上次來,所有收益加一塊兒,不過50幾萬。這次居然有150多萬,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付完錢,他不得不由衷感慨。
“上次我后半程本來就沒發力,我手術有傷在身,都是讓我手下打理的,當然跟我親自出馬不能比。”顧鯤倒是對這個結果很坦然。
當然他這話其實也是有水分的,因為每次后半程是在華夏近海,這邊收獲本來就低,加上品種常見,本來就賣不貴。不過作為借口打個馬虎眼,那是絕對不會穿幫的。
顧鯤心里也知道,他這次的收獲,有一點竭澤而漁了,畢竟在他之前,還沒人這樣精準高效地掃蕩杉龍蝦。像他這樣多來幾次,相信很快就得換航線,下次才能找到這么密集的杉龍蝦群了。
不過幸好,華南這邊高檔海鮮消費的旺季,也就持續到廣交會結束,最多還有1個月的熱銷。然后就要等到10月份的秋交會才有第二波高峰了。
150萬資金到手,顧鯤很合時宜地對徐鋒提出:“徐哥,你上次不是說,廣交會開始之前,要給我介紹幾個東海圈子里的生意朋友么?這150萬,我可是準備拿出其中大部分,訂一條新船的。”
徐鋒二話不說:“好說,上次你回去之后,我已經聯絡過那幾個朋友了,這次他們都提前過來,籌備廣交會的參展了。這幾天就能安排大家聚一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