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照明彈升空,這片江灘頓時被照得纖毫畢現(xiàn),韃子的身影頓時無所遁形。 兩挺重機槍各自照顧著兩個方向,韃子如割麥子般一片片倒地,有那被打中腰椎的,立時斷作兩截,死得凄慘無比。 劉玉軒與田彭的自動步槍則是專門盯著人員稀疏的位置點射,收割落單韃子的性命。 此時他們能將韃子看個清清楚楚,韃子自然也能看清車頂上的幾人,有那想要張弓搭箭射殺他們的,立馬便會迎來楊翼飛那追魂奪魄的子彈。 此時他也不用槍,左手握著一把9毫米手槍彈,右手握著一支信號槍,專門盯著弓箭手殺,而照明彈光亮減弱時,立馬又是一發(fā)射上天。 楊翼飛控制器物飛行的最大距離在70到80米之間,但這是可以完美控制的距離,以念力發(fā)射子彈是無須他一直控制的。 楊翼飛控制一顆子彈飛行,速度可以達到5倍音速,即每秒1700米以上,要知道,后世出膛速度最快的子彈,也不過1450到1500每秒而已,有效射程卻在2000米以上。 那么楊翼飛以每秒1700米的速度控制著子彈飛行,其實只需控制那么一瞬間,讓子彈射出去即可,其自身速度帶來的動能與慣性,自然會帶著子彈飛向遠處的目標,無須他一直控制。 雖說這樣無法再做到讓子彈拐彎,或一顆子彈擊殺多人的效果,但他的“射速”也足以彌補這個問題。 要知道,他是可以控制一大把子彈,同時以1700米每秒的速度射出去的,那都不能說是覆蓋式了,而是暴雨式攻擊。 而因為以念力控制子彈,不存在用槍械射擊的穩(wěn)定性和后坐力問題,其精度也可謂是高到了極限。 至少1700米內,他無須考慮彈道、風速、引力等等影響,基本上他眼睛盯哪,子彈就中哪,只是打移動目標時,注意計算好提前量即可。 所以有他盯著,韃子想射箭根本沒可能,也許剛剛舉起弓,箭矢尚未搭上,一顆追魂索命的子彈就飛了過來。 前來偷襲的韃子死了九成九,江面上的船全部被打成碎片,往這邊跑的韃子無一幸免,全部死光光。 往林子方向跑的,倒是有那么數(shù)十人順利逃進了林子,只不過在楊翼飛對著林中轟了一輪榴彈炮后,就不知道還剩下多少人活著跑掉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