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明天子》
第(2/3)頁
北方貧弱,災害不斷,反而將朝廷的大頭開支全部壓到北方之上,這種開支在國初雖有不得已之處,但是還算合理。
畢竟要讓南方運輸糧食到九邊,所耗數倍于北方運輸糧食。
但是這種沉重的負擔,壓制住了北方經濟的發展,而南方經濟崛起,又讓南方人在朝廷之上占據上風,政策上向南方傾斜。
北方不堪忍受也算是必然。
如果朱祁鎮之前想江南重賦的問題,還有一些同情江南百姓,但是此刻朱祁鎮決定江南重賦原則必須保持。
絕對不能改變,不從江南挖肉,補北方的瘡,又從什么地方挖啊?
只是北方這樣的情況,也不能持續下去。
朱祁鎮說道:“于先生,曹卿,當今北方之事,當初何處下手,才能釜底抽薪?”
于謙說道:“臣以為當將錢糧民間運輸,改為官運。”
朱祁鎮說道:“有先例嗎?”
于謙說道:“有,先平江侯就令漕糧兌運。”
于謙所說的平江侯就是陳瑄。
說起來陳瑄的一生,也是相當之精彩。
他本是武官之子,跟隨藍玉征戰,卻沒有被藍玉案牽連,后被建文帝重用,總領水師抵御北軍,卻不想他投降了。于是太宗皇帝才能長驅直入,直奔南京城。
他如果僅僅如此,也不過是兩面三刀之輩,不值得一贊。
但是他在永樂年間,前后主持海漕與河漕,現在的運河體系就是陳瑄一手打造的。這一點讓人不得不欽佩。
永樂年間第一治水之臣,就是陳瑄。
只是可惜陳瑄已經在宣德八年去世了,否則而今局面,朱祁鎮決計不可能不去詢問陳瑄。
朱祁鎮對兌糧法,還是有些了解的。兌糧法也不是完全的官運,漕糧的運輸,其實在唐代就有一個完整體系了。
之后不過是在上面增增減減而已。
其核心也就是集中運輸,降低成本。
陳瑄覺得讓百姓運輸糧食到北京,太過不便,就令百姓運輸到江陰,然后有漕運接管,然運輸到京師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郧西县|
湄潭县|
武功县|
茌平县|
宁强县|
济阳县|
和龙市|
延安市|
禄劝|
泰和县|
新津县|
肥东县|
从化市|
安康市|
墨竹工卡县|
新源县|
绩溪县|
玉门市|
饶阳县|
台州市|
彰化市|
六枝特区|
乌海市|
历史|
任丘市|
锡林浩特市|
永川市|
丰原市|
寻甸|
康定县|
东莞市|
孟津县|
怀远县|
福鼎市|
商南县|
安新县|
阳山县|
涿鹿县|
剑河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