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郎遺策-《明天子》
第(2/3)頁
于謙當然看過這一篇文章,但是說道:“學生不知道。”楊士奇并不奇怪,說道:“但是這是陛下的意思?對吧。”
于謙沉吟一會兒,說道:“陛下常有開疆擴土之志,老師也是知道的,只是如此分封藩王于朝廷鞭長莫及之地,恐怕未必是陛下本意。畢竟靖難之事。總就是避不開的。”
楊士奇當然知道了。
靖難之事,是大明的禁忌。不能說完全不能提。但是在靖難之后,削藩早就成為不能說的政治正確。
楊士奇嘆息一聲,說道:“你還是沒有看清楚,這焉知不是陛下欲削藩之策?”
于謙聽了,先是一愣,隨即想明白了。
在明朝人的眼中,大明是天下之間最好的地方了,遠離大明的地方,都是蠻荒之地。將各地藩王分封在遠離大明的地方,最少而今的兩京十三省,卻是不會封王了。
這難道不是一種變現的削藩?
不是誰都能在各地站穩腳跟的。甚至并非誰都有襄王那種膽氣的。
于謙小心翼翼的問道:“老師的意思是?”
于謙已經適應了他在朝中的政治地位。
于謙乃是皇帝與楊士奇之間的連通通道。
很多事情,都是朱祁鎮都是通過于謙與楊士奇溝通。
楊士奇說道:“此事萬萬不成。雖然這里面有些東西不錯,比如藩王之事。我從來沒有想過,如果按照而今藩王各支子孫繁衍下去,會讓朝廷不堪重負。”
“我準備,擬定宗藩條例,從此朝廷只負責各藩王的年俸,而各藩王的族人,由他們自己負責,也酌情讓宗人出仕。但是永樂年間,朝廷消耗太多,縱然從洪熙以后,休養生息,但是其實屢次戰爭都沒有斷過了。”
“宣德年間,平漢庶人之戰,征兀良哈,松潘,安南覆師,正統以后,又有西北之戰,而今又有麓川之征。”
“朝廷兵鋒未熄,不過是大打,還是小打而已。”
“雖然瓦刺坐大,但是十年生聚,十年休息,才有興兵,即便陛下有興兵之意,我也要勸諫陛下,十年之內,無言兵事。”
楊士奇看這一篇文章,根本不在乎什么藩王外鎮,直接點明了皇帝的意圖。
所謂功夫在詩外。
這文章固然是好文章,張忠嘔心瀝血所為,幾乎一字不可易。但是楊士奇更想看出來,這一篇文章幕后的意圖。
那就是朱祁鎮對改變大明鮮有國策的企圖。
太皇太后在地震之后,已經不過問政事。楊士奇決計不愿意讓朝廷陷于征伐之中。十年,楊士奇自己未必能在中樞十年。
所以他說出這番話。固然認為朝廷積蓄不足,不足以大做征伐。但是楊士奇未必沒有一點私心。
這一點私心,就是楊士奇固然知道,他攔不住皇帝。
畢竟在古代皇帝真要一心做什么事情,很難有人能真攔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大方县|
灵川县|
怀安县|
珲春市|
阳东县|
凤凰县|
东宁县|
柳林县|
方山县|
惠东县|
泰安市|
乌拉特前旗|
天台县|
崇信县|
南昌市|
普安县|
南陵县|
舞阳县|
海阳市|
通江县|
司法|
辽中县|
唐海县|
台北市|
乌审旗|
涪陵区|
分宜县|
蓬溪县|
邢台县|
上蔡县|
连江县|
收藏|
宜良县|
东辽县|
红河县|
广丰县|
平顺县|
德格县|
绩溪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