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明天子》
第(1/3)頁
第六十五章 楊士奇與于謙二
楊士奇說道:“天子不知道天下情弊叢生,以為當今兵勢依舊是太祖太宗之時,卻不知道衛所崩壞之勢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彼嘈Φ膶τ谥t說道:“你知道而今我大明在逃衛所軍戶,有多少人?”
于謙當然知道在新帝登基之后,楊士奇的主要政治主張,就是一手清理官場,一手清理衛所。
楊士奇的政策在官場之上,執行的很徹底。
一大批庸劣害民之官,被清理出來了。楊士奇對文臣的掌控,還是很到位的。但是對軍方卻有些鞭長莫及了。
雖然而今,兵部勢力大,一點點的將五軍都督府的權力搶奪過來,但是畢竟靖難功臣還沒有死完。
張輔在,就是一個很大的靠山。
楊士奇不可能繞過這些人,將手伸到衛所里面。
而衛所到底有什么弊端?
首先以逃亡最做多。
明代衛所軍有四個來源,乃是從征,歸附,謫發,還有垛集。
從征就是跟隨太祖打天下的軍隊,歸附就是當時其他反王,還有元軍投降的軍隊,這謫發就是有罪判充軍的。
前兩者,都是國初就有的,而且家眷跟隨大軍在各地駐扎。至于謫發,也不可能年年有幾萬人謫發。所以數量上也是少的。
真正逃亡的大頭,就是垛集。
什么是垛集?
就是太祖時期,為了彌補兵額不足,就選定一些百姓出一丁為軍。
這完全是義務的,這些百姓有人出一丁,其余的人為他治行裝。然后派往邊境駐守。
看上去不錯。
但是這里面問題太大了。
以至于在太祖年間,逃軍之事,從來沒有斷過。
遠離家鄉,一去就是幾十年。如果亡故了,還有從家鄉征召,讓家里子弟代替。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如果政治清明,太祖皇帝的規劃,能做到便罷了。
但是從古到今,軍中從來不是善地。自然有人想要逃走,而且衛所軍官,非但不抓捕,反而有些縱容,因為這些人逃走之后。
這些人的餉銀口糧,都為上官所侵吞了。
楊士奇整頓軍中,最大的動作,就是清查逃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龙泉市|
清远市|
江门市|
克东县|
紫阳县|
连云港市|
论坛|
汉寿县|
汕尾市|
普安县|
达拉特旗|
吉安市|
宾阳县|
石阡县|
保山市|
定日县|
且末县|
江华|
灵寿县|
五家渠市|
台中市|
张掖市|
宁强县|
永泰县|
清水河县|
七台河市|
曲靖市|
壤塘县|
隆安县|
巴彦淖尔市|
双江|
清涧县|
缙云县|
镇远县|
靖江市|
彭山县|
安徽省|
吴川市|
无锡市|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