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過了兩天,宋紅花來了,她是來感謝張薇的,用藥洗了后,效果特別好。 “小薇,你可真厲害,我們女人有點不舒服,也不好去找穆郎中,真是謝謝你了。” “大嬸,別客氣了,以后多注意私密衛(wèi)生,夫妻都要注意……”張薇又給宋紅花普及了一下衛(wèi)生知識。 宋紅花剛開始很不好意思,后來倒也放開了許多,聽得挺認真,到了下午,陸續(xù)又來了四個婦人,買了跟宋紅花同樣的草藥回去,張薇也同樣只收她們每人十個雞蛋,草藥給她們五天的量。 “今天怎么這么多人跟你買藥?”看到好幾個女人拎著草藥離開,穆風說了句。 “應該是紅花嬸子跟她們私底下說了我的藥好,她們又有同樣的困擾,就都來了唄。”張薇說,“對了,我想建個醫(yī)館,不能老是把人帶房間里看病,你覺得呢。” 前世,張薇家里不僅開了有中醫(yī)館,還有自己的藥草園,張薇思忖著,是不是可以種植一些藥材,自己賺錢的同時,也盡可能的降低一點醫(yī)療成本,惠及民眾。 張薇也打聽了下藥材的整體行情,目前所有草藥都靠野生,都靠識藥之人上山采摘,所以藥材也十分稀缺,尤其是外傷止血一類的藥材,需求量特別大,因為邊關時不時的有戰(zhàn)亂,所以這類藥軍隊需求量大,而傷寒類的藥材,傷寒感冒發(fā)燒是常見病,所以這類藥市場大。 因為藥材缺,醫(yī)療人員少,所以這里醫(yī)療成本就很高。 “需要我做什么?”穆風問。 聽他這么說,張薇想著他是支持的,說起了自己初步規(guī)劃。 “你也發(fā)現了,來看病的大多數是婦人,很多婦科病,因為沒有女醫(yī)她們只能硬扛,我想先蓋房子,然后再培養(yǎng)一兩個婦科大夫出來。” 婦科大夫是個新名詞,不過穆風還是能理解什么意思。 “在這里蓋醫(yī)館,能掙錢?”穆風提出了疑惑。 張薇回答說:“本來我也沒打算掙鄉(xiāng)里人的錢。” 莊戶人家有病都靠硬扛,扛不住了才找大夫看病,治好了他們,他們也沒錢給,張薇也不忍心為了診費逼他們上絕路,所以真要掙錢還得靠其他辦法,這個醫(yī)館張薇前期是抱著不虧錢,解決溫飽的目的,以后要當成公益事業(yè)來做,這是她的初步規(guī)劃。 “你不打算掙錢了?” “錢當然還是要掙的,只是現在的錢不太夠,我想著后面有錢了再買些地,自己種植藥材,開設藥廠,販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