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達的思路,簡單整理一下,就是將逼呼的套路借用了一部分。 做網站的事情,那怎么能叫抄呢? 就比如那啥做支付,然后那啥跟著做,這個并不算抄。 為此,李達昨晚還特意去看了一下域名,逼呼已經有了,只是沒有開放注冊。 原本李達就對自己的資本沒太大的自信,加上人家已經先手了,所以李達并沒打算全盤照抄。 特別是運營方式,逼呼現在是邀請制度,不是什么人都能注冊,這保證了問題的質量,但也限制了用戶的數量,現在的逼呼,是奔著精品去做的,結合后來的發展,李達覺得,它應該是先用質量積攢名聲,然后再開放注冊,一波收割。 這也是人家獨特的成功方式。 李達肯定就不能這樣了,因為李達也沒什么人脈,邀請什么的,感覺也很難搞,成本肯定偏高。 何況走別人的老路,那肯定就追不上對方,只能在后面吃灰,而在互聯網,一個類型的產品,通常不是一超多強,而是一家獨大。 比如即時通訊,qq當了老大,能和老大打架的,只有老大自家弄出來的,微信。 其他同樣做這個的,只能被不斷地壓縮生存空間,最后撲街。 所以,李達的想法是一開始就開放注冊,然后在內容上,也要有自己的特點。 “所以,你是要做一個面向知識青年的網站,做知識分享?” 王雪一開始沒聽明白,但是李達之后又說了一下什么網站的板塊,如何互動之類的,王雪慢慢地又聽懂了。 雖然是不懂的東西多了,但她也抓住了主線。 “如果只是知識分享的話,專業性太高,要求會比較高,所以,我們的定位是能分享知識的故事,這是一個講故事的地方,但這些故事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編的,而在這些故事里面,能給人一種學到了的感覺,關鍵是逼格。此外,其實不是知青,而是文青。” 王雪不禁捂住了額頭,有些無力地道:“行了行了,又是知青又是文青的,我不太懂,不過我最大的困惑是,你打算怎么掙錢?” 李達:“……” 好吧,李達也算是看出來了,王雪有點搞不太明白他的想法。 其實,李達就是想著借用知乎一點套路,還有糗百,內涵段子,包括小說,這些東西融合到一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