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京,朱辛莊! 吳見夜,張一謀,趙飛三人相繼在小巴車上走了下來。 ‘燕京電影學院’的牌子還在墻上掛著,依然是白底黑字,依然是‘影’字由一個‘井’字和三撇組成的! 張一謀感嘆的說道:“十年過去了,竟然一點都沒有變?” 吳見夜在旁笑道:“原來的哪個牌子被學院給收走了,我這是找人重新寫的!” 趙飛看著那個大鐵門,笑道:“原來可是沒少翻這個啊!” 吳見夜呵呵一笑,道:“那是你!” 說完吳見夜直接朝著趙飛屁股就是一腳,而趙飛那里肯讓啊,追著吳見夜打鬧起來,而綴在后面的張一謀則是笑了起來。 張一謀本來就是他們這屆學生中,年紀最大的,再加上他的沉穩的性格,所以學生之間的打鬧,張一謀是很少參加的。 很快張一謀就聽到趙飛在喊,“不行,我得去看看我的宿舍,換了樣子沒有!” 張一謀與趙飛兩人是同一個宿舍,張一謀是攝影系年紀最大的,而趙飛則是攝影系年紀最小的! 這個時候,張一謀的旁邊小巴車上走下來一位五十歲出頭的男人。 “這里我可真的是來的次數不多啊!”男人說道。 “郭老師這里和你記憶中的樣子一樣嗎?”張一謀對男人顯得有些尊重。 其實按照張一謀與這位男人的關系,應該稱呼對方為師兄,只不過這里面還夾帶著其他的一些關系,所以張一謀稱呼他為老師。 而這位郭老師其實也不是別人,正是后世經典電視劇《大宅門》的導演郭保昌。 郭保昌其實也是燕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如果按照正常的時間計算的話,郭保昌應該是在65年在燕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的,不過因為那段特殊的時期,導致他一直在79年才拿到了學院的畢業證書。 當時他來學院拿畢業證書的時候,還引起了不少同學的關注呢! 郭保昌的原名其實并不叫做郭保昌,而是叫做李寶昌,出生在燕京的一個貧困工人的家庭,兩歲時父親病死街頭,母親將他以80大洋賣給了一戶人家,隨后被贖回,又以200大洋賣進了同仁堂,因其養母姓郭,遂改名郭保昌! 至于他的養母也是眾說紛紜,不過說法最多的就是她的養母就是《大宅門》里的香秀! 而《大宅門》其實就是根據他的自身經歷改編的。 這次郭保昌跟著吳見夜等人來到朱辛莊學院,其實也是為了在電影中客串電視臺的老板。 郭保昌的個人氣質客串這一類的角色是肯定沒有問題的,張一謀與郭保昌兩人緩步走在學院內,張一謀看著學院里的一草一木都沒有什么變化,顯得有些感嘆。 “小吳有心了!”郭保昌在旁邊也是由衷的感嘆道。 張一謀笑道:“老吳,是我們這屆學員里,最特殊的一個,當初大家剛剛來到學院的時候,老吳的性格其實是有些沉悶的,后來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變得活潑起來,先是寫劇本,演電影,后來誰也沒有想到他會成為我們這屆里最成功的的導演!” 回憶起上學時的點點滴滴,張一謀也是頗多感嘆。 當初他屬于旁聽生,后來因為成績實在是太好了,才被破格錄取成為了正式的學生,那個時候陳楷歌忙著去參加朗誦會,而張一謀自己則是去參加攝影展。 那個時候大家都對未來顯得很迷茫,不過也很憧憬。 沒一會,吳見夜與趙飛兩人樂呵呵的走了過來,不過這個時候,兩人已經是滿頭大汗了。 兩人也沒有在意,直接來到了水龍頭前,用涼水好好的洗了一下。 趙飛甚至還跑到了張一謀的跟前,甩了張一謀一身的水。 郭保昌來到吳見夜的跟前,說道:“吳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