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一謀聽到吳見夜有合適的人選,連忙問道:“你說的人是誰?” 吳見夜笑道:“葛尤!” 就如同張國栄的程蝶衣,這個世界上還有人比葛尤更適合飾演富貴這個角色嗎? 顯然是沒有的! “李冬寶?”張一謀回憶了一下問道:“他行嗎?” 吳見夜笑道:“行不行的,我給你叫來你看看不就知道了嗎?” 說完也不管張一謀的反應,吳見夜給葛尤打了個電話,讓他也來飯店,不過給吳見夜打電話的時候,葛尤正跟謝圜,梁田喝酒呢,聽到吳見夜給他們打電話,也是痛快的答應下來。 張一謀見吳見夜給葛尤打了電話,也沒有多問,跟吳見夜說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這部電影鳳歌影業那邊聯系我了,由他們投資,這事你知道嗎?” 吳見夜搖了搖頭,道:“這還真不知道,不過鳳歌影業投資也是應該的,這部電影想要在國內上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走海外路線。” 這種事情,吳見夜還真不知道,現在鳳歌影業有自己的管理團隊,吳見夜早就不參與具體的細節工作了,老謀子現在的名氣,早就不局限在國內這一塊了,隨著在歐洲電影節上屢有斬獲。 他的名氣此時與吳見夜在拍攝完《大紅燈籠高高掛》與《末代皇帝》之后的名氣差不多,在東南亞乃至歐洲也有一批自己的忠實粉絲,鳳歌影業給他投資也是意料之中的。 在另一個時空,不管是《霸王別姬》還是《活著》都是有香江的電影公司投資的,《霸王別姬》是由香江湯臣電影投資,而《活著》是由香江年代電影投資。 實際上這個時期不少的香江電影公司也都將目光放到了國內的影壇,華夏人口基數大,潛力大的這種事情,不是只有重生者才知道的,其他人其實也看到了,只不過這些香江電影公司并沒有趕上好時候,國內的放映事業跟不上,監管不給力,最終他們的投資,只能走海外的文藝片市場和錄像帶市場,這才慢慢的放棄了在國內的投資。 這里面最成功的的,其實要數文胖子投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了,這部電影讓他成為九十年代香江電影人在國內投資最成功的那個。 而文胖子能夠投資《陽光燦爛的日子》其實也是由劉筱慶從中間引薦的。 張一謀點點頭,道:“鳳歌影業的那個經理也挺有意思的,本來是希望我拍攝另外一部電影的,不過聽說我想要改編你的小說《活著》的時候,立即拍板同意了,還是你的名氣好使啊!” 吳見夜呵呵一笑,對方顯然是在拍自己的馬屁,不過這種事情,也沒有必要跟張一謀細說。 到是一旁的一直聽他們談話的張國栄有些好奇的看了他們一眼,張國栄已經觀察許久了,他發現這些人在一起聊天會非常的隨意,根本沒有把吳見夜當做一個大老板,本來是挺好奇他們怎么會有這個態度的,不過剛剛小聲和姜芠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吳見夜,陳楷歌,張一謀,顧常衛等人竟然都是同學。 這讓張國栄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學校,能夠在一屆之內教出如此之多的優秀電影人才。 在知道了他們的關系后,剛剛又聽到他們講鳳歌影業的事情,發現他們竟然不知道吳見夜就是鳳歌影業的幕后老板,又感到有些好奇。 其實這也不怪張一謀,陳楷歌等人不知道,吳見夜在整合了香江的傳媒業以后,就已經命令鳳歌傳媒不要再報道自己在香江的身份,所以這些年香江的媒體幾乎已經沒有人再提吳見夜在商業上的成就了,將報道的重點都放到了吳見夜在導演上的成功了。 所以張一謀,陳凱歌等人并不知道。 現場的人多了,自然也不是就一個人講話,其他人都聽著了,張國栄這個時候就跟姜芠聊得火熱。 陳楷歌則是和顧常衛聊著電影的情況,謝縉導演則是拉著吳見夜陪他喝酒,張一謀與鞏莉也不知道說著什么悄悄話。 沒一會有人推開了包房的門口,眾人回頭一看,發現葛尤,謝圜,梁田三人到了。 張一謀看的更是認真,對于葛尤他自然是認識的,還沒有禿頂的葛尤,穿著一件簡單的棉衣,臉上帶著調侃的笑容。 葛尤三人這個時候,也正跟大家打著招呼,謝圜自然是沒有生疏感了,這里面有一半的人都是自己的同學,還有什么客氣的啊,葛尤與梁田就有些生澀了,這里他們只跟吳見夜比較熟悉,其他人雖然也見過幾面,但是并不熟悉。 葛尤看到包房內這么多人,也是有些發懵,本來以為只有吳見夜等相熟的幾個人呢,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這讓他一時之間有些沒有放開。 其實葛尤就是這么一個人,在相熟的朋友面前,十分玩的開心,但是如果有不相熟的朋友,就會顯得有些局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