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時間進入七月份的時候,《末代皇帝》終于只剩下最后一個鏡頭了! 就是溥儀在飛機上被蘇聯人帶走的情節。 這場戲最難的不是演員的表演,而是各種道具,比如溥儀所坐的飛機。 后來吳見夜在王老的引薦下,在部隊借來了一架古董飛機才算是拍完了最后一場戲。 “咔!” 隨著吳見夜的一聲咔,《末代皇帝》的拍攝終于結束了。 現場的所有臺前幕后人員都鼓起了掌。 從去年1o月份中旬,到現在7月份中旬,歷時九個月的拍攝任務終于完成了,吳見夜也是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由于這部戲比原來貝托魯奇版本中多了許多不一樣的情節,耗時也比他那個版本多了一個月。 如果再加上這部電影其實是在1984年十月份就開始立項準備,那么這部電影已經歷時22個月,這是吳見夜參與的所有電影中,時間最長的。 這還沒有算上后期的制作呢,如果算上這部電影的后期制作,至少得兩年多的時間,不過相對于這么長的時間,吳見夜對于電影的拍攝還是十分認同的。 長時間的準備,配合默契的臺前幕后,以及精良的設備,都讓這部電影的參與者,對這部電影有著充足的信心。 在春城吳見夜自己掏腰包,請了整個劇組的臺前幕后聚餐了一把,大家邊準備啟程回燕京了。 回到燕京后,吳見夜直接去見了大領導。 “小吳,接下來你打算怎么辦?”大領導關心到問道。 “領導,接下來,就該電影的后期制作與剪接了,等到電影正式完成,估計得十一月份了!”吳見夜說道。 “這么長時間?”大領導有些驚訝的看著吳見夜。 “整部電影拍攝了過幾十個小時的情節,這里面要刪減的內容還很多,再加上遺漏補缺,還有一些特效上的添加,四個月的時間已經不長了!”吳見夜說道。 “好吧,當初咱們說過的,這部電影全權交給你負責,你想用那個制片廠的剪輯室,我親自給你打招呼!”大領導說。 “不用了,堂庭文化已經有了自己的剪輯室,我想直接在堂庭文化完成《末代皇帝》的后期制作!”吳見夜說。 “堂庭文化都有了自己的剪輯室,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投資啊!”大領導有些詫異的看著吳見夜。 對于堂庭文化,大領導早就有所耳聞,知道這是吳見夜自己投資的文化公司,以拍攝電影,電視劇為主要業務。 但是沒想到吳見夜竟然在堂庭文化都已經設立了剪輯室,這可是只有制片廠才有的設備。 “電影中有些鏡頭,國內的設備沒有完美的呈現出來,所以堂庭文化在海外訂購了一批設備,已經可以正式進入使用了!”吳見夜說道。 一家電影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 也許有人會說導演,也許會有人說是演員,這兩樣雖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吳見夜看來這還遠遠不夠,設備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項。 這就好像是后世一位網絡公司的老總曾經說過的,別看現在國內的支付系統,社交軟件等都已經站在世界的頂端了,但是其核心技術都是老外的,國內的這些產業都是沙堆上的產業,如果離了這些核心技術,將會瞬間崩塌。 吳見夜要做的就是在影視行業,率先奠定好自己的基礎,只有這些硬設備都有了,堂庭文化才能在后世領先同類行業...... 搜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