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華夏在發展,而我們的電影也在發展,所以我一直認為電影不是閉門造車,應該走出去,多看看。 這樣不僅能夠開闊在座各位的眼界,同時也能夠讓各位看看海外電影公司的運行。 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在座的眾位,會有很多人都會走上領導的位置,你們的眼光要比我們這些導演,看的更加的遠,你們不能再去關注一兩部電影的成功與失敗,而是以戰略的目光去看待整個電影事業,這才是諸位以后要關注的地方!” 燕京電影學院,干部進修班的教室內。 吳見夜放下了導筒,拿起了粉筆,再次成為了學院的吳老師。 1983年燕京電影學院干部進修班的學生,這是個時候已經入學了。 韓和平與黃健新兩位大拿同樣拿著筆記坐在臺下認真記著吳見夜講課的內容。 通過上一屆干部進修班學生畢業后的口口相傳,吳見夜的名聲在現在這些人當中已經不再陌生了,再加上吳見夜更是華夏第一個拿到歐洲a類電影節最大獎項的得主,他們此時并沒有出現所謂的不服從管理的現象。 與之前那一屆要好上很多。 “吳老師,你說我們應該關注更多的地方,能不能具體的說一下?” 韓和平坐在下面,就像是一個三好學生一樣。 在去年韓和平正式在川大畢業,不過跟許多這個時代的人物一樣,他在上大學之前,已經工作了,擔任峨眉電影制片廠藝術中心主任。 明年畢業后,將會重新回到峨眉電影制片廠,任導演,副廠長....... 然后調任燕京電影制片廠,再直至成為中影的掌門人,掌控整個華夏電影的命脈。 吳見夜斟酌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后說道:“你們要研究的是制度,而不是一部電影的拍攝技術,電影廠的制度,電影未來發展的制度,以及電影市場化的制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