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經過挑逗后的牡蠣,分泌的第二道水才是擁有大海記憶的水,正如一位著名的牡蠣專家說過“你在品嘗大海,正是這樣,只有喝上一口海水,才能感受到大海的魔力。” 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方法來品鑒這大海的魔力,自然也有那一片深邃海域的“代表之作”。 無論是長長的法國吉拉多、貓爪似的熊本蠔、扁扁的貝隆銅蠔;還是小個子的奧林匹亞蠔,甜甜的奶油味、海藻味、堅果味;或者是濃重的金屬味,每種味道都存有不同海域的“記憶”。 眾所周知高盧雄雞從來不缺美食,這里靠近地中海,有著較為豐富的海洋資源,漁民們每年都可以捕撈大量的生蠔來滿足市場的需求。 生蠔在法國被分為30多個品種,每種生蠔都各具特色,不過能被稱作“蠔中之王“的只有一種——貝隆生蠔。 在法國有這樣的俗語“字母不帶r的月份,不吃牡蠣。” 這句話很符合貝隆生蠔的習性,身為蠔中之王,作為全球級別的頂級美食,絕不是你想吃就可以吃到的。 吃貝隆生蠔的季節是每年9至12月,這個時候的生蠔肉汁甘美、清新滑嫩,才入口就有一股濃濃的奶香味,那感覺就像是一次浪漫的法式濕~吻。 貝隆生蠔主要產地位于距阿旺橋15公里,距坎佩爾約30公里的貝隆河口,貝隆生蠔被剛剛捕撈上來的時候帶有一股獨特的金屬味道,所以也被人叫做“銅蠔“,法國人經常笑稱它天生自帶一身銅臭味。 由于它的外觀和貝類生差不多,都是扁平狀,所以也被叫做‘扁型蠔’。 貝隆生蠔兩面殼形狀不等是不規則三角扇形,下殼厚大,略微一點凹陷,這里也是已知最先人工養殖扁型蠔的地區,所以從19世紀開始貝隆生蠔成為了歐洲扁型蠔的同義字。 貝隆生蠔繁殖是一年一次,繁殖季節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幼耗在海洋中汲取營養,長成成年的生蠔才進入河水中塑造身材。 雖然在大海可以讓生蠔茁壯成長,但是海水中的浮游生物遠遠要比河水要低,所以如果一直放在海中會使得蠔肉變得單薄。 因此養殖戶們需要在三年后將生蠔從沿海地區轉移至貝隆河口,讓它吸收咸淡水交界處豐富的浮游生物以及礦物質,這樣一方面可以讓蠔肉長得更加肥美,也可以減低生蠔內海水的咸味。 法國zf對貝隆生蠔的水質和衛生監察的非常嚴格,所以生蠔產量非常低,貝隆生蠔對于水質非常敏感,它的生命力比起其他普通生蠔要弱,生蠔數量從蠔苗長到成年蠔,中間至少損耗一半。 跟其它頂級食材一樣,一般頂級食材都會分品級,而貝隆生蠔也是通過大小和重量來分級的。 由于貝隆生蠔在生長過程中的存活率不高,因此要養殖大號的生蠔需要很長的時間,同時也需要養殖戶給予更多的關照,無異于增加了他們的養殖成本,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貝隆蠔有十一個等級層次,最小的為no.6,大一點no.5,如此類推。 判斷它的養殖時間也很簡單,它的蠔殼上會隆起一層類似于樹木般的年輪,每兩圈代表一年,以此類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