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七章 5萬一桌菜(求收藏!求推薦!)-《天字一號頑主》


    第(2/3)頁

    酒喝到二成,上頭道大菜“黃燜魚翅”,軟爛的魚翅味道深厚悠長,湯鮮不膩,吃罷口中依然留有余味。

    第二道大菜就是“清湯燕菜”,在上“清湯燕菜”前,給每位客人送一小杯溫水,請你漱口,因為這道菜鮮美醇釅,如果不凈口,就不能更好地體味其妙處。

    接著上來的是鮑魚,或紅燒、或蠔油,湯鮮味美妙不可言,但盤中原汁湯漿僅夠每人喝一勺,讓人心生遺憾,有時候這道菜還會用熊掌替代,但哪怕在過去,熊掌也是稀有之物,能不能趕上全憑運氣。

    第四道菜為“扒大烏參”,一只參便有尺許長,三斤重,軟爛糯滑、汁濃味厚、鮮美適口。

    第五道菜必須上雞,如“草菇蒸雞”之類。

    之后則是素菜,如“銀耳素燴”、“蝦子茭白”、“三鮮猴頭”一類。

    第七道菜則上魚,如“清蒸鱖魚”;第八道菜則上鴨子,如“黃酒燜鴨”、“干貝酥鴨”、“葵花鴨”、“柴把鴨子”等;

    吃到這個時候,客人基本上吃飽了,需要來道湯溜溜縫,如“清湯蛤士蟆”、“銀耳湯”、“珍珠湯”等,所謂“珍珠湯”,就是用剛剛吐穗、兩寸來長的老玉米制成的湯。

    最后為甜品或者說甜菜,如“杏仁茶”、“核桃酪”一類,隨上“麻茸包”、“酥盒子”兩樣甜咸點心,至此,燕翅席告結束。

    上熱手巾后,眾客起座回到客廳,又上四干果、四鮮果,一人一盅云南普洱茶或安溪鐵觀音茶,茶香馥郁,醇厚爽口,飯后回甘留香。

    曾有人吃了譚家菜燕翅席后,發出“人類飲食文明,到此為一頂峰”的贊嘆。還有人曾借這樣一句古話,來形容吃罷譚家菜燕翅席后的心情:“觀止矣,雖有他樂,不敢請矣。”

    譚青時期,吃譚家菜,須得入譚家門才能吃到,不管你頭臉有多大,譚家絕不外出,當年汪大叛徒進京宴請名流,據說曾找譚青求譚家破例出一次外會,被譚青一口回絕。

    后來汪精衛說盡了好話,譚青才勉強答應給汪做兩道菜,一道“紅燒鯊翅”,一道“蠔油紫鮑”,都在譚家事先做好,再由家廚送過去,至于外出掌勺,譚青的一生中從未答應過。

    白樸給每人都點了‘榜眼黃燜翅’和‘御賜紅頂燕’,這兩道菜都是1688每位,在場十幾號人,光是這兩道菜就接近5萬大洋。

    其它如芥末鴨掌、蔥油浸滑雞、咖喱燒墨魚等熱吃涼菜,也都是188一道。

    熱菜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菜肴,比如宮保蝦球之類的,價格都差不多,最后的湯菜則是香芋燉雪蛤,甜品也是招牌的豌豆黃。

    這一頓下來不算酒水5萬左右差不多,對白樸來說這點錢小意思,如果林劍能幫他解決這個事兒,別說一頓5萬,就是50萬他也得請!

    其它的菜也就那么回事,吃過見過的林劍,倒是對主食咸飯最感興趣,咸而不烈、濃而不膩,米粒晶玉軟糯、爽口掛喉,飯香誘人、咸甜適中,吃完了還想吃。

    據說這是一款多年來即將失傳的菜品,八十年代一美籍華人,到京城飯店品嘗譚家菜,就點此菜。

    當時譚家菜第二代傳人彭長海烹制此菜,客人非常滿意,一面品嘗,一面連連稱贊:“沒變!沒變!同當年吃的譚家菜味道一樣好!”

    林劍倒是沒吃過以前的味道,這是他頭會吃,但估計現在的這道咸飯,肯定不如當年彭長海親自烹飪的那道咸飯,給林劍的感覺和現在的魚翅撈飯差不多,但味道更滋潤醇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灵台县| 涟水县| 玉田县| 太湖县| 新巴尔虎左旗| 盐边县| 龙陵县| 玉溪市| 正阳县| 满城县| 余庆县| 卢氏县| 甘南县| 高邮市| 托里县| 驻马店市| 基隆市| 阳西县| 兰西县| 新津县| 元氏县| 永寿县| 天台县| 泸溪县| 体育| 屏山县| 宁武县| 静安区| 南京市| 桃江县| 麻栗坡县| 阿拉善盟| 龙州县| 仁化县| 新野县| 孝感市| 南部县| 体育| 合水县| 宜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