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烹飪,他坦白自陳“我是走到哪里都喜歡找地方做飯的”,除了在家做,上學做研究生的時候,會借飯館的勺顛兩個爆火的菜;在國外逗留的時候借學長家的廚房做;出差的時候借飯鋪老板的灶臺做;下放干校改造的時候借老鄉家的鍋做,真是走到哪做到哪,就算借鍋借灶也要一施身手,非真愛不能如此。 能跟王世襄混到一起的,那絕對是同道中人,水平低不了。 別說,住的離王世襄老先生的故居也很近,都在芳嘉園,不過這位王先生住的是芳嘉園小區,一個建成10年左右的小區,看著環境很不錯,夏天綠樹成蔭,有幾分情趣。 剛停好車,就見一位老先生背著手溜溜達達的從前面門洞里走出來,唐雎一瞧,立馬推開門下車叫道,“王老爺子~” 老先生戴著茶色墨鏡,銀發梳的一絲不茍,一身灰色太極服很有派頭。 “喲~是小唐啊,來這么早?” 唐雎陪著笑,“特意來早點,想跟您多聊會兒~” “成,正好兒,咱們爺兒倆去菜市場溜溜彎兒?” 這會兒剛過四點,太陽還沒下山,正發揮著余熱,溫度達到了一天中的最高,林劍在車里待不住,也跟著下來,等老先生和唐雎聊完了,這才上前,唐雎摟著林劍的肩膀介紹道,“老爺子,這是我鐵磁林劍,家里是倒騰古董的,現在也接了家里的生意,平時也愛吃一口兒,我倆正琢磨著弄個自己的餐廳,專門經營那些過去的老菜。” 王老爺子精神倍兒好,看著林劍一表人才的樣子,不禁笑道,“這后生不錯,瞅著有眼緣~” 林劍連忙道,“老爺子您捧我~” 王老爺子心情不錯,拍了拍林劍的肩膀,“都是自己人,甭客氣,走著~” 老爺子帶路,仨人一路嘮著閑磕兒來到附近的菜市場,沒等進大門,林劍發現老爺子整個人興奮了不少,有的人進了洗浴中心就興奮,有的人則對潘家園更鐘情,老爺子一看就是菜市場派的。 不過也正常,凡是精于烹飪的,對于原材料都格外看重,袁枚曾言,“大抵一席佳肴,司廚之功居其六,買辦之功居其四。” 樂于在灶臺間舞弄兩下而不跑菜場的都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 在這些精于烹飪的人看來,去菜場買菜是吃之前的最大樂趣。 曾經王世襄老先生的經典形象之一就是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個菜籃,由于對食材門清,那些去菜場辦理貨材的飯店大廚在交流中都把他引為同行,看這架勢,估計王老爺子也差不多。 不知道怎么回事,王老爺子突然在菜市場大門前站定,望著天似乎有些觸景生情。 林劍因為不熟沒敢打擾,倒是唐雎一向不拘小節,開口問道,“怎么了老爺子?” 老爺子收回神,開口道,“就是想起以前跟王世襄老先生來逛菜市場的場景,歷歷在目啊~” 這話讓人怎么接?唐雎只好道,“聽說王世襄老先生到晚年已經很少做飯了?” 老爺子點點頭,“對啊,從搬出老宅子開始他就對食材失望了,那時候老先生最愛吃的是k記的巧克力圣代,而且一買就是二十四個,每天六七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