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少帥畢竟是少帥,脾氣秉性是改不了的,飯局接近尾聲的時候,張學(xué)良還是輕輕點了張大千一下,他曾拍著張大千的肩頭,對著其他客人,以介紹的語氣說:“咱們鼎鼎大名的張大千,可是仿石濤的專家,在我的收藏中,就有好多是他的‘杰作’。” 這話分什么人聽,心眼小的自然覺得是在暗諷,可張大千沒這么想,他覺得這是張學(xué)良在給自己臺階下,是友好的表現(xiàn),這便是張大千與張學(xué)良第一次帶有戲劇性的相識情景。 從此,兩人就交上了朋友,后來,張大千還特意用石濤的筆法,畫了一幅《黃山九龍?zhí)丁焚浰徒o張學(xué)良,畫中還題了一首借景寓意,無非就是拍馬屁,頌揚張學(xué)良雄才大略,要不說文人也是人,同樣會拍馬屁,只不過人家的馬屁拍的比較高級。 林劍收起思緒,反問道,“所以這幅鐘馗像實際上出自張大千之手?他在仿吳道子?” 緊接著他擰著眉頭,心中暗道,“不對啊,就算是張大千仿的,那也得值個大幾千萬上億,可為什么尋寶鼠毫無反應(yīng)呢?” 要知道現(xiàn)在但凡有一副張大千的畫出現(xiàn),基本上都是以億這個單位畫下句號。 胡爺沒有明說,幽幽道,“張大千的人物畫先學(xué)唐寅進而效法趙孟俯、李公麟等諸家,得其神髓,線條優(yōu)美,瀟灑秀逸,賦彩輝煌濃麗,比如他的仕女圖,無不是雍容高華。 張大千汲古代人物精髓,吸取用筆、設(shè)色、服飾、衣紋帶折的變化,以及人體美的表現(xiàn)技法等,使其人物畫技法有很大提高。 你看過張大千的仕女嗎?如果你看過便會發(fā)現(xiàn),他筆下的侍女在造型上已滲有敦煌供養(yǎng)人的儀容,用筆則仿吳道子的飛動飄逸,可謂雅俗共賞,除婀娜的體態(tài)外,更流露出內(nèi)在的精氣神,這也是他價值最高的一類作品。 而鐘馗像卻是從未在他的作品名錄中出現(xiàn)過,然而‘畫圣’的代表性人物畫他又怎么會不模仿呢? 事實上他私下里畫過很多張鐘馗像,但每一幅最后都被他扔進了火爐里,因為他不滿意。” 林劍越聽越迷糊,難道真是張大千私下仿作的?只是從未對外示人,所以外人根本不知道? 最后不知道怎么機緣巧合到了國外,最后到了林濤手里。 這也不對啊,老爹不是說這幅畫是那個老外祖上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時候搶走的嗎?可如果沒記錯的話,八國聯(lián)軍侵華那年,張大千才剛出生吧?最多一歲、兩歲。 除非。。。那個老外說謊,或者被他祖上騙了。 又聽胡爺?shù)溃皬埓笄щm然喜歡模仿古人畫作,但他又有著極強的偏執(zhí)信念,必須要模仿到極致才可以拿出來示人,只要有一處讓他覺得不到位的地方,立馬撕毀重畫。 后來,經(jīng)過百十次的實驗,他總算畫出一幅令自己滿意的鐘馗像,但依然稱不上完美,猶豫了良久之后還是決定燒毀。 當時他的一位助理覺得可惜,趁著張大千不注意的時候偷梁換柱,偷偷把這幅畫藏了起來帶回家。” 林劍聚精會神的聽著,他感覺GC要來了。 “后來這位助理還是按照張大千的意思燒毀了那副鐘馗像,但在此之前,他自己臨摹了一副,并將其掛在了自己的臥室中每日欣賞,可幾年后,這幅畫卻不翼而飛,一起丟失的還有幾根金條和瓷器。 助理猜測家里是遭了賊,但也沒什么辦法,那個年代殺人放火都不一定有地方說理,更別提抓賊了。” 林劍的大腦一陣清明,之前總有種撥云見霧混沌感,可這一刻,他的視線豁然開朗,所有的謎團都解開了,嘆了口氣試著問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一起丟失的幾個瓷器也是仿造的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