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幾分鐘過去,一筆價值800萬的買賣就這么談成了,動作之迅速,令幾位仍處于水深火熱生活里的年輕人開了眼界,一個掙了800萬卻好像賠了一個億;另一個花了800萬就像花8塊錢買了幾枚銹跡斑斑的破銅片,不是他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太快,跟不上節奏! 生意談成了,林劍直接拍板兒,今兒這頓飯他請了,誰也別跟他搶。 要說這老店就是會做生意,熱騰騰的活魚四吃,幾乎是卡著林劍手機的到賬短信聲,被端上了桌。 品嘗前,趁著興致先干三大杯酒,酒勁兒上來了再吃魚,要的就是這刺激! 林劍對致美樓的招牌菜可是垂涎已久,今日總算是得償所愿了,先吃四道菜中的紅燒魚頭,貴在鮮而不腥; 緊接著是糖醋瓦塊,魚片切成方塊,先炸后燒,味兼甜咸,形如瓦塊; 再來是醬汁中段,這道菜是用魚身肉厚部位烹制,上澆甜醬濃汁,味道醇美; 最后以糟熘魚片打底,一色純白,糟味香濃,鮮嫩異常,美中不足的是,這糟熘魚片因為選用的魚不同,還達不到最正宗的鮮味兒。 不過十全九美也是一種美。。。 眾人嘗過一輪,放下筷子,馬冠福說道,“關于這致美樓的背景,梁實秋先生所著《鍋燒雞》一文中的說法是:致美齋因生意鼎盛,在對面一個非常細窄的盡頭開辟出一個致美樓,樓上樓下全是雅座,但是廚房還是路東的致美齋的老廚房,做好了菜由小利巴提著盒子送過街。 梁實秋先生還曾回憶自己幼時陪祖父在致美樓吃飯,竟喝起酒來,幾杯花雕酒下肚后,已是醉眼蒙眬,酒勁上來了,向祖父賴酒喝。 他后來對這件事情的回憶是:‘先君不許,我站在凳子上舀起一大勺湯潑將過去,潑濺在先君的兩截衫上,隨后我即暈倒,醒來發覺已在家里,這一件事我記憶甚清,時年六歲。’ 梁實秋先生的回憶印證了如今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這致美齋是致美樓的前身。 致美齋雖沒有以‘樓’命名,但卻被默認為‘八大樓’之一,火爆多年后,位于前門外煤市街的致美齋擴大規模,增設致美樓,開辟了單間雅座,清朝著名書法家王序為致美樓題字。” 眾人一邊聽一邊點頭,果然,跟著馬爺能學到知識。 接著上來的一道菜是炒紅果,也是致美樓比較代表性的菜肴,再有改良版的九轉大腸、炸烹活蟹、菊花魚鮮鍋,這都是過去令致美樓名揚海內外的招牌菜,今天可是被他們吃了個全。 一頓飯連酒水帶服務費,吃了小一萬,當然,主要是酒貴,實際上這些招牌菜,并沒有太多珍貴的食材,好吃主要體現在技法上。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如今京城美食界的落寞,大家都在追求利潤,當然,這也可以理解,還是那句話,誰嫌錢少呢? 酒足飯飽,眾人都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紛紛提議換個地方來第二場,這樣的局,又怎么少的了老朋友余乾老師呢。 不過他今晚有演出,打電話的時候正趕上他要上場,匆匆說了句北展見就掛了電話。 沒招兒,林劍提議,干脆買上鹵味熟食,當然少不了酒,直接去北展后臺喝~ 這個提議得到了賀冰的積極響應,林劍讓小二開他的車跟在后頭,今天就讓這小子給他當保姆兼司機兼保鏢,省的晚上醉的不省人事,倒在大街上被人扒光了都不知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