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全國郡縣大考開始!-《楚氏贅婿》
第(1/3)頁
丹陽郡守謝安然和秣陵縣令董賢良,跟李敢年談好采購大批水車的事情之后,也沒心思在丹陽縣多待。
整個丹陽郡的旱情嚴重,他們要趕回去安排抗旱救災(zāi)的事務(wù)。
他們離開丹陽縣。
謝安然便立刻緊急上報丞相府,稱整個丹陽郡諸縣都發(fā)生旱情,請求朝廷撥一大筆銀兩修建大批水車,抽河水,以支援抗旱救災(zāi)。
他沒提丹陽縣無旱情的事情。
丞相府和御史臺都不喜小昏侯,他說的越多,越容易出問題。
丞相府日理萬機,要處理整個大楚皇朝上百郡的各種緊急事務(wù),只要他不上報,便很難掌握縣里的細微情報。
董賢良的奏報也十分簡單,并未說太多詳情,只是說秣陵縣急需銀兩采購水車,甚至沒說這批水車是丹陽縣造的。
董賢良很清楚,恩師提前開始這次全國郡縣大考,本來就是在刻意算計小昏侯的,想要打壓小昏侯的政績。
他心底對小昏侯有些愧疚。
不太樂意用這種見不得光的手段,來打壓政敵。
董賢良更隱隱擔(dān)心,若是提了此事,恐怕丞相府未必會撥這筆銀兩去采購水車——這等于是“資敵”,給小昏侯送銀子。
恩師孔寒友寧可另想其它辦法,也斷然不會同意采購水車,給小昏侯送這大筆的銀子。
這定然會延誤旱情...拖個半個月,稻田澆不上水,谷粒干癟不飽滿,大幅減產(chǎn),什么都涼了。
董賢良只能保持沉默,一來也算彌補愧疚,二來也是盡早采購水車,以解秣陵縣的旱情。
謝安然郡守和董賢良縣令的這兩份旱情奏報,幾乎同時送到丞相府。
丞相府。
孔寒友看了兩份奏報,不由搖頭嘆息。
他是想借著全國郡縣大考,給董賢良、晁方正做出出色的政績,一舉壓過小昏侯。
沒想到會遇上丹陽郡發(fā)生旱災(zāi),出現(xiàn)重大的危機。
不過,所謂危機。
危中帶機。
整個郡都旱情嚴重,小昏侯的丹陽縣,定然也是受災(zāi)嚴重。
這更是一個狠踩小昏侯的好機會。
小昏侯在這次全國郡縣大考上的政績越糟糕,便越難以翻身。
想要升官,難如登天。
“立刻從國庫撥銀十萬兩給丹陽郡府,由郡府酌情分配給丹陽郡府各縣抗災(zāi)?!?
孔寒友吩咐小吏道。
“丞相大人,為何這筆銀子撥給丹陽郡府,不直接撥給秣陵縣?
丹陽是謝安然主政,他跟小昏侯關(guān)系深厚...這銀子能發(fā)放到秣陵縣、蕪湖縣嗎?謝太守會不會拿去,給丹陽縣賑災(zāi)?”
小吏詫異。
丞相府直接撥銀子給縣里賑災(zāi),這是最快速的辦法。
這中間多了郡守這一道環(huán)節(jié),郡府肯定會從中拿走一筆銀子,最后落在董賢良手里就不多了。
“謝安然一直向丞相府申請撥銀,修兵械庫,本相壓著沒批。
這筆銀子撥下去,他知道該怎么做,定然會重點照顧董賢良和晁方正。
派人去提點他一下,讓他給董、晁各一萬五千兩銀子的賑災(zāi)款,同時勿要對丹陽縣施以援手...最多給個一千兩銀子打發(fā)一下便行了。
謝安然要是不懂事,下次還想撥銀子,可就難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邳州市|
谢通门县|
福州市|
册亨县|
屏东市|
当涂县|
垫江县|
时尚|
津市市|
江阴市|
饶阳县|
邵阳市|
阳曲县|
蒙城县|
金华市|
福建省|
岳西县|
于都县|
临湘市|
登封市|
眉山市|
华蓥市|
临桂县|
肥城市|
沁水县|
罗源县|
威宁|
临澧县|
依安县|
伊通|
古丈县|
宣化县|
察隅县|
蒙城县|
同仁县|
肥城市|
彰化县|
赤水市|
基隆市|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