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京城的街道上,平常之中,卻又透著一絲不平常的氣息。 街道上巡邏的不再是官衙的差役,卻是一個個明甲持銳的兵丁,五城兵馬司衙門早早派人控制了全城數個城門。 連平日見不到幾個兵士站崗放哨的城樓,每個垛口后竟然都站著一名面無表情的兵士。 街上巡邏的官兵數量在不斷增加,南北兩個大營的官兵,全部傾巢而出,持著兵器在城中布防。 每隔上一會兒,就不斷有攜帶著重要文書的驛卒從南京城出發,自官道向江寧、三江口等處飛奔而去。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訴說著將要有大事發生。 奇怪的是,除了軍隊調動和皇城戒嚴以外,南京的外城并沒有戒嚴,也沒有什么特別反常的事情出現。 甚至,應天府衙連一發告示都沒有。 很快,各種流言不脛而走,在幾個時辰之內傳遍全城,很多大戶府宅、官府衙門驚慌之下,紛紛閉門謝客,百姓也開始自發回家。 一時之間,未經戒嚴的南京城,街道上的行人數量,竟然愈發稀少,大部分人都躲藏在家中,透過門縫和窗檐,觀察街道上愈來愈多的官兵。 許多國外和外地的旅人,心中害怕,都是選擇停留在南京城外,在不知道發生什么事的情況下,連進去也不敢了。 很多人都非常迫切的想知道,南京,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在這樣驚心動魄的一個上午之后,卯時三刻,一隊十幾騎的督辦司緹騎,自城外天啟皇帝留駐的軍營疾馳入城。 令人安心的一幕出現了。 勇衛營精兵,在戚金、陳策兩名老將的率領下,自三山門、通濟門浩浩蕩蕩進城了。 把守南京的駐軍遠遠見了這支打著皇帝旗號的軍隊,吃驚之余,也都盡是于兩側伴隨,維持秩序。 很快,消息來了。 撫寧候朱國弼謀反作亂,天啟皇帝已于今日一早下旨,誅殺撫寧候一脈全族,一個不留。 勇衛營大軍殺氣騰騰,一路而來,直至撫寧候府門前,暢行無阻,并未引起南京當地百姓絲毫的動亂。 撫寧候府內,朱由校身著甲胄,緩緩走上臺階,斜著眼睛懶懶地瞥了一眼跪迎在正廳上的人,說道: “朕傳諭叫你來,你不來,所以朕就來了。” 朱國弼早已滿頭大汗,心中擔驚受怕,跪著行了一禮,看在朱由校眼里,不知是真挑釁,還是真后悔。 “蒙陛下鑒離憐,準臣閉門求醫,藥餌條理,再行覲見。” “啊,原來撫寧候病了——” 朱由校上下打量他一番,猜透其心中想法,冷笑一聲,開門見山地譏諷說道:“昨日叫孝陵衛指揮使俞任調兵殺朕的時候,不是挺精神的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