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樂極生悲,說的就是這次西南講學名錄榜。 本來,朝廷征西南后,意識到土司之所以久成禍患的原因,是因當地的教育匱乏,很多土民對大明沒有向心力。 說白了,就是朝廷存在不存在,對這些土民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既然意識到問題,那就要從根源上解決土司之亂,以免平定了奢安之后,再蹦出來一個沙普。 天啟元年開始,政策上,朝廷開始著重對西南土司的漢化教育。 大明如今什么人最多,便是全國各地的失意士子,還有考舉功名在等候補缺做官的諸生。 朝廷官位就這么多,每隔幾年,就又要有一大批剛剛考舉了功名的諸生,這就造成了很多人才,沒有一展所學的機會。 對于這些“人才”,朱由校自然要給他們恩典,好讓他們不要繼續無所事事,這個恩典,就是前往西南講學的優待政策。 除卻那些雞毛蒜皮,最讓諸生們在意的只有一個,便是前往西南講學兩年及以上,回來后可以優先補缺。 要知道,現實中不名一文的諸生想要補缺做官,兩年之內能等到的,要么是朝中有人,要么就是幸運冠絕之輩。 除此之外,大部分人的等待時間都要超過兩年。 在諸生看來,有了前往西南講學的經歷,對今后仕途也是個極大幫助,況且各種優待政策,也令他們目不暇接。 經過禮部、吏部的仔細挑選,還有軍機房的嚴格審查,第一批前往西南講學的諸生名錄榜,在兩個月前開始在各地陸續放出。 榜上有名就意味著一件事,踏入仕途幾乎板上釘釘,兩年之后,眼下名錄榜上的這些人,大部分都會調回中原,成為朝廷主要的基層官員 當然,其中不乏要有一小部分人要飛黃騰達,步步高升的。 對于這些未來的“官老爺”們,當地的鄉紳、名流自然要宴請一波,參加過各種宴會后,諸生自己也要開懷暢飲,提前慶祝兩年后的補缺。 很顯然,諸生們還沒有意識到去西南講學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不知道是不是被有心人利用了,這次杭州的諸生會宴,就有人在家中與三倆好友慶祝時,不慎失火。 失火后的第一時間,當地官府還有東廠分署就都派人去查過,這次的的確確屬于意外“失火”。 這個火,并不是有人故意放的,純屬那幾名即將去西南的士子太過興奮,引燃了住處茅屋。 加上杭州近來的天氣與京師截然相反,連日無雨、干燥異常,一點火星子上去,噌的一下,就是燎天大火。 在這之后,本該繼續調查的東廠分署,卻是不得不暫停調查進度,因為杭州駐城的九營官兵趁城中起火大亂,扛起鬧餉大旗,發生了兵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