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宗人府!-《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3)頁
伊王藩,嘉靖年被嘉靖皇帝除籍了,但是旁系還在。
除籍之后,這些宗親是消停了一陣,可時間久了,也就放飛自我了。
這是因為啥呢,因為伊王雖然糊涂,但是人家在的時候,好歹能當個老大哥,約束一下這幫臭弟弟。
老大哥被搞掉,留下一幫郡王,沒了頂頭約束,再加上萬歷皇帝本身就是個比較親信皇室的人,對宗親的約束力更弱。
到現在,萬安王雖然名頭是郡王,但直管的伊王早就沒了,福王朱常洵連自家宗親的屁股都懶得擦,更管不著這些事。
結果就是伊王藩糾和其余宗親鬧事,自然而然給算到朱常洵頭上來了。
其實這也無可厚非,誰叫朱常洵平時啥也不管,出了事也不聞不問,體量大,還護犢子。
洛陽皇室宗親鬧了事,不往你福王身上想都不行。
這事出到現在,朱常洵可是一句話沒說過,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發展,人一倒霉起來,喝口涼水都塞牙。
朝廷聽到的消息,就是朱常洵帶頭鬧事,百姓們從京報里得到的消息是這個,文武百官也恨不得把福王黑下馬。
所以自然而然的,宗人府改制后第一個關注的,就是朱常洵。
不過也沒必要說他可憐。
朱常洵在洛陽的確沒干什么好事,他雖然沒做太多傷天害理、滅絕人性的事,下頭宗親卻沒少干。
侵占百姓土地,侵占衛所土地,甚至連文官的土地也要侵占,這些宗親們打著的,可都是福王府的名頭。
邊疆地區,漢人與蒙古人的茶馬交易,那是暴利,每個月都有人因此大發橫財。
打著福王府的名頭,地方有司怎么敢查?
還有那些商鋪、店鋪,走商跑貨的,一個個只要掛起福王府大旗,連稅都不用交,除了督辦司,根本不會有人去查。
所以說,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后世總有人圣母,談什么罪不及自身。
這些事又不是朱常洵干的,憑什么就把他黑成翔?
事實是,朱常洵沒干,但他心里必定清楚,甚至可能也有默許,享受著這些事帶來的名與利,出事的時候,憑什么不受懲罰?
據朱常洵所知,自己二兒子穎王朱由矩,只是跟著萬安王去了一趟督辦司,主要事也不是他干的。
宗人府來一趟,不去抓罪魁禍首萬安王,直奔自己兒子來了,這是什么道理?
我福王藩好欺負不成。
其實張維賢想的也差不多。
倒不是因為他們好欺負,就是因為世人都以為福王不好欺負,所以宗人府剛剛改制,才要欺負一下他們。
一來,這是皇帝的態度。
福王體量太大,這次鬧起來,就是各地藩王們在試探朝廷的意思,要是不給他按住了,以后的亂子比這更大。
二來,宗人府剛剛改制,權利雖然有了,但畢竟咱大明朝的王爺們還沒經歷過被抓和被威脅這種事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