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遼東動靜-《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3)頁
營中,朱由校煩悶地將塘報扔在桌上,壺里的茶水,起初還是溫熱,看過塘報后卻早已冰冷。
隨行的官校正要將茶水拿了去熱,卻被皇帝制止,徑自倒在杯子里,一飲而盡。
朱由校感受到這股涼意從口至喉,才覺得舒暢許多,冷哼道:“神宗皇帝早就準了各藩宗室子弟所請,閑著沒事兒干的,可以參加科舉改變困境。”
“可他們呢,到現在連一個進士都沒有。參加者寥寥無幾,這是朝廷沒給他們活路?”
“這是他們咎由自取,過慣了頹廢的日子,走不出來,也不想走出來!”
皇帝震怒,眾隨行文武都面面相覷。
其實這話確實也對,朝廷早發現宗室子弟眾多,中下層的宗親甚至連養活自己都很難做到。
為了緩解他們的困境,也做出了相應努力。
萬歷十八年,萬歷皇帝正式規定“名糧諸宗及無名糧庶宗”可以參加科舉來改變困境。
萬歷二十二年,萬歷皇帝又準許宗室之中除將軍、中尉外的宗室子弟放棄爵位,并以儒士的身份參加科舉考試,考中者可以獲得出身資格。
萬歷三十四年,萬歷皇帝進一步放寬限度,諭將軍、鎮國、輔國中尉以下的宗室,俱得與生員一體應試。”
“進士出身者,二甲選知州,三甲選推官、知縣。其以鄉舉出仕者,亦照常除授,俱不得選除京職。”
萬歷一朝,確定了除親王和郡王外,其他不愿受封的所有宗室成員皆可以放棄宗室俸祿,參加科舉。
中式者根據其出身資格授官;但同時也規定了不愿意放棄俸祿參加考試的仍然由朝廷作養。
這是很人性化的規定,但萬歷皇帝三十多年的努力,至今卻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大多數的宗室子弟,不想放低身段與生員應試。
過了二百多年養尊處優的日子,大多數宗室子弟已經習慣了這種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由于不得出仕和從事四民之業,宗室子弟大多不學無術,在與普通寒門仕子的同榜競爭中沒有任何優勢。
相比于混吃等死的日子,通過參考科考出仕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苦的,歷經十年的寒窗苦讀,讓很多宗室子弟望而卻步。
大多宗室子弟寧愿繼續頹廢下去,也不愿意走科考之路。
這時,一名錦衣衛走入大營,低聲說了句什么,朱由校聽后冷笑幾聲,道:
“你去告訴寧藩宗室朱慎,伊藩宗室朱統,朕知道他們想報效朝廷,不想無所事事,朕給他們機會。”
“諸多宗藩子弟,吃不上飯,沒有田地,但是想一展才能、報復的,都可以從事工、商,參加科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维西|
枞阳县|
阳新县|
柳州市|
邓州市|
河曲县|
大厂|
宁都县|
威远县|
同仁县|
泗阳县|
大新县|
吉木萨尔县|
肥乡县|
兰溪市|
昭平县|
昌都县|
江永县|
贵港市|
修文县|
江孜县|
吴堡县|
沧源|
元朗区|
安康市|
洞口县|
兖州市|
改则县|
德化县|
桦南县|
池州市|
辽阳县|
定安县|
运城市|
板桥市|
秭归县|
望都县|
新津县|
霍邱县|
永胜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