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守山海關…” “設寧、錦防線…” “袁崇煥…” “高第…” 一連串下達了幾道密諭后,朱由校翻開御案上堆積的奏本,嘴里不斷重復著幾個字,然后便是長久的沉默。 這個時候,西暖閣內顧秉謙、王在晉兩人心思是最活絡的。 顧秉謙不想說話,他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對他來說,不出聲是最好的選擇。 自己進士出身,卻靠攀附魏黨上位,眼下是魏黨與東林之爭,皇帝又明顯不想支持任何一方。 支持魏黨,引皇帝不滿,若不支持魏黨,則引魏忠賢不滿,無論哪一個,都不是他想見到的。 可王在晉不同,他出身東林,全靠皇帝提拔方才能有今日西暖閣值班的地位。 沉默半晌,他率先站了出來,道: “陛下,臣以為,遼、沈幾百里故土不可棄,九廟安危,亦不可系于山海一墻之隔。” 朱由校目光掃過西暖閣內的兩名值臣,淡淡道:“那依你意思,現在朝中的爭論,朕該如何決斷?” 既已站了出來,勢必就要堅持到底。 王在晉道:“回皇上,遼沈戰事,發展到今日這樣的地步,已不可隨意放棄,仍應委任熊廷弼,賜令旗、令牌,以重事權。” “賜令旗、令牌?”聽到這話,顧秉謙驚了一下,起身道: “那可是督撫大臣重權之物,就是遼東巡撫洪承疇,上任時也沒有旗牌傍身。” “熊廷弼有了令旗、令牌,在遼東可就說一不二了。” “臣的意思,就是讓他說什么,就能做什么。”說話間,王在晉偷覦上容,發覺皇帝面色稍有改觀,于是更加大膽,道: “不僅如此,皇上要調大同邊鎮兵馬前往遼陽,以佐熊廷弼事,發帑銀,讓他在重建沈陽堅城,收復撫順時,全無后顧之憂。” 朱由校點點頭,忽地冷笑起來。 “袞袞諸公,朕凡有傳諭,便說‘容輔臣確審’,或言朕留神庶政,真令朕不勝其煩。” “每當現在,失事、辱國之時,他們卻又想起來,讓朕乾綱獨斷!以決事端…” “這幫人,可真是真的好翰林、好學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