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巨響,硝煙刺鼻,草人身首異處。 朱由校身邊的宮人驚懼地遮起面容,戚金等勇衛營軍將,則是互相開懷大笑,望向畢懋康的眼神中,充滿了尊敬。 “皇爺——” 這時,魏忠賢見皇帝龍顏大悅,便上前一步,親自將托盤上的黃綾奏本展開。 朱由校順手拿起,見到是內閣大學士顧秉謙奏請以兵部侍郎崔呈秀代張鶴鳴任兵部尚書的題本。 隨即,輕輕哼了一聲。 魏忠賢低頭看著地上,心懷忐忑地等著皇帝的旨意。 這份奏本,自然是他與顧秉謙先商議好的。 兵部尚書張鶴鳴與參議王化貞捅出這么大的簍子,若非是毛文龍在義州獲得大捷,擄了奴酋之子,只怕廣寧也要淪陷。 皇帝起了龍興,要重辦王化貞,在后為其撐腰的張鳴鶴自然也要株連。 但是這替罪羊,也就只能到張鶴鳴為止了。 兵部尚書的位置已經不輕,借此回遼東戰事撤了張鶴鳴,這是順水推舟。 在二十余萬遼地軍民傾覆的局面下,不會有人說一個字。 王化貞為當朝首輔葉向高的門生,這事兒在朝廷里已是人盡皆知,繼續追查下去,難免株連到葉向高的頭上。 東林雖然已被“閹黨”打壓,但勢力根基仍在。 魏忠賢想先把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換成自己人,再徐徐圖之,崔呈秀任侍郎多年,又是鐵桿閹黨,自然是最好的人選。 朱由校將奏疏放回到托盤上,起身前往試銃場,身后輕輕飄來兩個字: “準?!? 魏忠賢心下一喜,連忙示意小太監記上,以備之后擬旨。 “參見皇上?!? 試銃的小兵清理了子藥,起身見到皇帝一行人來了,不敢多看一眼,忙躬身行禮。 接過這桿自生鳥銃,朱由校有些愛不釋手。 這玩意兒,就是日后對付建虜的主力火器,這么久了,大明總算也有了自己的遂發槍。 相比十七世紀中才普及遂發槍的西方,大明在朕領導下的進度,該是也不慢了吧? 自戀的想了這么一下,朱由校將鳥銃轉身交給戚金,讓他們傳看,輕聲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