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建奴又來了-《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1/3)頁
“可是皇上……”張鳴鶴似乎還有話說。
朱由校抬起頭,眸子里似有利刃,鄭重說道:“你們都回吧,閣老留下經筵日講。”
張鳴鶴垂首領旨,偷偷咽了一口津液,暗暗決定,自今日起,每當遼事戰報傳來,他都要仔細查看。
這個熊廷弼如此得皇上信任,到底是不是有真能耐。
眾人無話可說,紛紛退去,約半個時辰后,內閣首輔葉向高日講完畢,也返回家中。
沒有多久,朱由校下諭:
“禮部侍郎顧秉謙晉文淵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參預機要。”
顧秉謙入閣,標志著東林黨人宣揚的所謂“閹黨”,正式開始參與朝政,與之對立。
......
遼東首府,遼陽城。
明朝立國后,北方邊防一向是重中之重。
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長達萬里的防御線上,設有九個邊防重鎮,遼陽便是其中之一的遼東鎮首府所在。
《遼東志》載:遼陽城自洪武五年至十六年,歷時十余載,在舊城址的基礎上,幾經修筑和擴建成為磚石結構,周長二十四里多的方城。
此時,熊廷弼腰間挎著尚方寶劍,身著甲胄,佇立于城墻之上北望。
在其身后,有五千名從沈陽城調來的兵士正緩緩入城,加上遼陽城內原本守軍,總數達四萬三千之眾。
其余數萬精銳,分別駐扎在廣寧、沈陽及各衛鎮堡,嚴守不出,堅壁清野。
因朝廷新巡撫之議懸而未決,所以包括分兵在廣寧的右參議王化貞在內,全部聽從于熊廷弼一人指揮。
看著遠方漸漸騰起的塵土,熊廷弼手中冒出細汗。
他兒時因家境貧寒,曾為放牛牧童,后來即便苦讀舉仕,但相較名門子弟仍少了些儒雅和書卷氣息。
熊廷弼性格直爽,又兼有自負、好謾罵的習慣,于朝廷少有什么交好之人。
在朱由校的圣旨到達之前,他對自己能不能繼續留在遼東,其實一點底氣也沒有。
這時,一名贊畫走到他身邊,說道:“啟稟臺臺,朝廷的決議下來了。”
臺臺,是明代對封疆大吏的籠統尊稱,除此以外,也有專尊稱遼東經略為參軍的。
接過文書,熊廷弼心中五味陳雜。
感動、憤怒、不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望城县|
长治市|
望江县|
东乡县|
莱芜市|
河津市|
宁夏|
乌拉特中旗|
博罗县|
娱乐|
江达县|
叙永县|
无棣县|
孟连|
武鸣县|
阿鲁科尔沁旗|
建昌县|
永昌县|
射洪县|
北京市|
田林县|
本溪市|
沭阳县|
尼木县|
阳山县|
卓尼县|
徐汇区|
驻马店市|
屏东市|
平阳县|
中山市|
凤凰县|
大荔县|
通州区|
青龙|
苗栗县|
台北县|
雷山县|
乐昌市|
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