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信件的最后還有著楊晨東所說的豪言,那就是天下漢人本是一家,這一次他就是幫助漢人來對付北方異族的。但若是有人敢在背后使什么小手段的話,他不介意來一個攘外先安內(nèi)的舉動。到那時,誰打了雇傭軍的主意,便要用十倍、百倍甚至是千倍的代價來還。 大明忠膽公,那可是有著戰(zhàn)神的綽號呀。更不要說,此人去了南方的一年時間里,接連的打敗了鬧事的黃匪軍,又連滅掉了交趾、滄瀾兩國。這可是連大明都無法做到的,現(xiàn)在楊晨東做到了,這樣的人又豈是好相與的嗎? 現(xiàn)在這個人出現(xiàn)在了自己的視線之內(nèi),阿都拉還未交手就已經(jīng)生出了一種無法與之為敵的念頭來。只是話又說回來,他不過就是一個衛(wèi)指揮司而已,權(quán)力終是有限的,像是這樣的大事并非是他可以做得了主,還需要向上面請示,聽從上面的安排才是。 本著不得罪的想法,阿都拉站在城樓之下很快的回話道:“下面的將軍,此事關(guān)系甚大,還請允許我向上面請示一番,在做決定如何?當然,為了表達著我們的善意,在等待的幾天時間里,我們會盡可能的給你們提供食物,可好?” 物資需要準備,需要從赤嵌城中裝船,在海運到海鎮(zhèn),都是需要時間的。現(xiàn)在的冷鋒三師最多的就是時間,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這段空白的時間打造出自己無敵的影響力來,所以停在哪里無所謂,只要可以起到震懾敵人的作用就可以了。 “好,我們答應(yīng)了。就請將軍快點向上面申請吧。”陳波代替三師答應(yīng)了下來。隨后手一揚,騎兵下馬,開始安營扎寨,就在建州左衛(wèi)的正前方五里之地駐扎了下來。 阿都拉下了城樓回到軍營馬上寫了一封急件,著親信快馬向都指揮使所在的城池送過去。做完了這件事情又安排軍營的士兵將一些多余的食物用籃筐送到城下。話說,在連戰(zhàn)死了兩千騎兵、兩千步兵之后,他們現(xiàn)存的食物倒還是不少的。 冷鋒三師也是毫不客氣,安排戰(zhàn)士去到城下接收食物,沒有絲毫防范的樣子表現(xiàn)出他們心中無鬼心理,這讓阿都拉看到更為放心不少。對方肯接受自己送出的食物,就是在表達著善意,如此一來的話,對方應(yīng)該不會再發(fā)起攻擊了,要不然何需這般的麻煩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