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曾經是軍人的楊晨東太了解那段歷史了。正是因為了解的多了,他一生的目標就是強大漢之民族,讓以漢民為主的國家有一天可以站在世界之巔。 可是很顯然,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望,或許會有實現的一天,但一定要經過許多輩人的共同努力方才可以做到,他那一世是無法滿足了。 上天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來到了還算是強盛的大明中期,最重要的是給了他大倉,這個近乎于變·態一般的存在。如果擁有了這些先進的知識、科學、理念等等,但依舊還要以儒學的循序漸進向前走的話,那就真的是對不起這一切了。 楊晨東需要的是快速崛起,要的是站在世界的頂端,要的是漢民高于一切的終極目標。因為大倉,他有了這樣的實力,但世界何其之大,要征服起來又需要多長時間,便是他心中也是無底的。 但就算是知道世界很大,楊晨東也要去做。且還只能早做不能晚做。或許需要很多年,但如果只是想一想,什么也不做的話,這便成為了一個永遠法完成的任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楊晨東決定要行動了,那就要提高速度,就要加快步伐。而如今來看,以冷兵器對冷兵器雖然也算是可行,至少如此一來,對于身后兵工廠的壓力就沒有那么大了,可這需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才能達到目標呢? 加入到楊家軍來的年輕戰士們,他們所有的付出為的就是讓父母、老婆孩子可以吃飽穿暖,讓他們有所依靠,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這個目標,他們在戰場上才敢用命,奪取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這些人連命都付出了,在看看楊晨東,竟然為了所謂的減小兵工廠的壓力,減少先進火器的開支而拿人命去填,從這一點上來看,完全已經是本末倒置了。這些都是多好的兒郎呀,便是用多少的金銀都買不來的,又怎么能和沒有感情的火槍相比呢? 這一戰,算是給了楊晨東一個大大的震撼。也就是從這一戰起,他更加認清了什么是自己所需要的,什么又是自己應該付出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