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心想著,這可是你們逼我的,朱祁鎮(zhèn)開口說話了,第一個點的就是歷史尚書陳循。“陳愛卿,身為吏部尚書,應該是有著識人之名吧,如今之局面,可有什么破解之道呀?” 吏部自古有著見官大一級的說法。做為主管全國官員升遷、考核和推薦大權的吏部尚書,更被別人形容成為吏部天官,往往只要資歷足夠的話,也會是眾臣之首。上來就點陳循的名字,這可絲毫沒有要柿子撿軟的捏的意思,這是真正的要逼著大家來表態(tài)了。 尤其是一句有識人之名,讓陳循無法推辭,這也是苦了站在那里的陳大尚書。 朱祁鎮(zhèn)話雖溫和,但仔細想著對方話中的意思,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感受出一股威脅之意來。或許是說朱祁鎮(zhèn)在給臣子一個選擇,要么然你就說出他想說的話來,背負著一些罵名也只能認了。要不然你就硬扛,然后準備丟官吧。 一是名,二是利,你總是要選擇一樣的,總不能所有的好處都被你給占去了吧。 陳循臉色十分的難看,心中進行著復雜的爭斗,考慮著要怎么辦?怎么說?會有什么樣的得與失。 “皇上,臣有話要說。”正自在陳循想著要如何回答皇上之話時,站在下面的禮部尚書劉德終于出聲了,手持笏板上前了一步。 原本都準備發(fā)火,要好好的敲打一下陳循,甚至很有可能會找理由將其罷官之時,劉德突然出聲站了出來,這就讓朱祁鎮(zhèn)的臉上一喜。心想著自己身邊還是有忠臣良將的,當下便盡可能的讓神色變得好看一些的問著,“劉愛卿,有什么話說吧。” “是,皇上。”劉德點頭將原本拱起的雙手放了下來,隨后目光平和的說道:“皇上,今西南局勢混亂,已有要漫延之勢,而我大軍練兵尚還需要時日,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以臣之見,倒不如在封一位異姓王,讓其統(tǒng)兵而戰(zhàn),以保我大明萬世之江山。” 劉德站了出來,不僅如此還主動說起了封王之事,這讓朱祁鎮(zhèn)是一臉的高興,“劉愛卿之言甚合朕心呀。” “多謝皇上。”劉德得了夸獎之后,連忙就表現(xiàn)出一幅謙虛的樣子來,隨后又繼續(xù)的說著,“只是封王畢竟是大事,依臣之見,切不可莽撞了,尤其要封的還是忠膽公,他曾替北明代宗效力,如今家眷亦在那里,如此這般的大事是一定要先和他們商量好了才是,不然的話,怕是得不到天下所有人的承認,更容易生出事非來。” “嗯。”聽到劉德突然提出的新問題,朱祁鎮(zhèn)若有所思般的點了點頭方道:“劉愛卿說的極有道理,那依愛卿之言,應該何解呢?” “皇上,應該先著人與代宗商議此事,只要雙方統(tǒng)一意見了,這個異姓王的分封方能執(zhí)行下去,才能讓天下人不去議論紛紛。所以臣肯請皇上,先給禮部一點時間,臣即刻著人去辦,至于忠膽公那里,可以先通知他帶兵退敵,待他解決了叛亂之后,想必封王之事也就商議妥當,正好行加封之記,如此兩不耽誤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