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輔兵團,九個普通營,一營三個連,一連一百人,共2700人。外加團直屬營300人,共3000人。 臨時輔兵,共十個營,一營四個連,一連一百人,共四十個連,計4000人。 從來時的三千兩百人,變成了現在的八千多人,實力壯大了一倍都不止。這就是戰爭狀態下軍隊的發展速度。只有戰爭才是士兵晉升的最好的階梯,同樣也是形成一支百戰強軍的最好磨刀石。 休整的工作還在進行著,畢竟多出了這么多的營連排單位,總是需要一些合適的軍官來上任的。這些人他們的個人實力如何?是不是有指揮方面的才能,是不是能團結戰友,忠誠度怎么樣?都要一一的進行考核。 楊家軍在整修的同時,南明京都南京的皇宮內,此時也是忙碌不已,甚至吵的有些不可開交。 廣東之亂解決了,黃匪軍覆滅,匪首黃玉亮被梟首,首級已經送到了兵部被驗證無誤。 按說這應該是一個好消息,原本南明建國時間并不長,內部還未完全的穩定,就接連的出現了兩個大的戰亂,使得原本就并不充盈的國庫更是顯得空曠了許多。為了此事,錢皇后在后宮中已經開始縮衣省食,縮減用度了,雖然所能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但這代表著一種信號,連皇家都節省著過日子了,這些臣子們自然也是要有些表示,有樣學樣之下,倒是能省下一些金銀開銷之物。 兩頭堵中少了一個,南明朝廷應該松口氣才是的。但因為戰報上附了楊晨東留在高州府城外休整的消息時,滿朝的臣子包括英宗朱祁鎮都無法淡定了。 如果說黃匪軍是一條毒蛇,很是纏人,甚至還可傷人的話,那楊晨東就是一頭下山的猛虎了,其危險性要遠遠大于前者。 這樣的猛虎在滅掉毒蛇之后沒有馬上回山,而是留了下來,這不免讓人想著此舉會不會是引火燒身之舉,一旦要是這支隊伍行之前黃玉亮所為之事的話,怕以如今南明的軍事實力,還真是難以做到制約的吧。要是那樣,豈不是會動搖國本嗎? “鄺尚書,雖說你當時是好心之舉,為此事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可是現在那人來了就不走了,你如何來解釋?”最先向著鄺野尚書發難的就是禮部尚書劉德。 自己的小舅子在杭州丟盡了顏面,當時就是鄺野在那里主持著公道。雖然說小舅子的確有錯,鄺野事后也進行了一番的解釋,表面上劉德 早就不去追究了。但發生的事情真的就能如此抹過嗎?他不說話,只是因為條件不成熟而已,現在即是有了機會哪里還會客氣?攻擊的矛頭是直指而來。 繼劉德出言之后,接下來都御史商輅也站出來直指鄺野的不是,“臣彈劾兵部尚書鄺野,無識人之明,推薦的兵部任職官員并不能勝任現在他們的職位。其中有...” 商輅張口就來,念出了一大堆的人名。其中有一些是在云南大戰中打了敗仗的將軍,還有一些是各衛所經過了整頓之后新提拔起來,但資歷有些不足的年輕將軍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