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外夷之地日本國的使臣木村吉田揚言要對大明施行海上侵擾之事,有如一陣旋風般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 一時間,大家議論的皆是此事。街頭巷尾,總有三三兩兩的人群在議論著。 或許是因為日本國是大明的屬國之一,又因為京師并不靠海,這里的百姓根本不曾感受過日本侵海的困擾,他們的臉上也全無擔心之色,所想所說的無非就是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就是欠收拾而已,怎么敢挑釁泱泱大明呢? 因為無知,所以無懼! 普通的百姓對外了解的事情實在太少了一些,所知有限,也就無所畏懼。但對于一些個讀書之人,還有一些走南闖北的商人們,因為見識多了,聽的多了,他們卻并不會如此的輕松。 飛天酒樓,京師中曾經小有名氣的一家酒樓,這里正聚焦著一群的貴人子弟,相比于普通百姓他們的消息來源更廣一些。正因為此,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格外的激烈。 大廳之中,一位身高體胖的年輕人,此刻正在發表著他的觀點,在他一旁,圍繞了大約十幾名身穿錦袍的年輕公子哥或是少爺,僅從他們的穿著上來看,便知道,這些人是非富即貴。 “要說我,日本國一直向我明朝進貢,屬于向大明的朝貢國之一,那他們如何有膽量敢于向大明發出威脅的聲音呢?說到底,還是因為有人踩到了他們的尾巴。俗話說的好,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不要說是一個海上國家了。”此人發音清楚,聲調標準,說完這些之后,竟引來了一片的叫好之聲。 “弼兄的說極是,那按你的說法,豈不是說只要我們不逼的那么緊,日本國也就不會以這樣的態度和我們談判了呢?”人群中不乏有迎風拍馬之人,表面上請教,實際上卻是在恭維。 “呵呵,談不上說的多么正確,不過就是一家之言而已。事實也應該是如此,只有我們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和條件,想必事情是隨時可以出現轉機的。”被稱為弼兄之人呵呵笑著,滿面的紅光,顯的有些得意和激動。 “很好,你自己也說了,這不過就是一家之言而已,而事實上說的還真不算是正確。”一道聲音突然傳來,響徹在神仙居的正廳之中,這道聲音也讓正得意的弼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 尋聲望去,是一名身穿白衣長袍,面相英俊的年輕公子。待一看清說話者是誰之后,這位弼兄的神色變得更加陰沉,“王思,你是什么意思?” 說話之人正是楊家書院的學生王思,同時也是當今吏部尚書王直的孫子。 在楊家書院學習,并非是天天苦學,是有休息日的。用楊晨東的話講這就叫勞逸結合。同時他還鼓勵學生們深入到生活之中,深入到百姓之中,去體驗人生百態,去那里了解更多百姓的需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