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月色清冷,山風輕柔。孫策和周瑜并肩而行,向峴山山頂走去。 周瑜很平靜,臉上看不出任何異樣,只是話不多,一路上也沒怎么說話。 孫策什么也沒說,示意林風等人警戒,百步以內不得有任何閑雜人等,就連小跟班龐統都被趕得遠遠的,視線之內只有他們兩人。周瑜看在眼里,什么也沒說,只是眼神中多了幾分感激。 “公瑾,你我今年十七,實際上還不到十六周歲。”孫策一邊說,一邊摸了摸唇上的淡而軟的胡須,感慨不已。這可是真正的青蔥歲月啊,渾身充滿了新鮮的荷爾蒙。“即使以花甲之年算,我們至少還能活四十多年,有足夠的時間建功立業。” 周瑜笑了。“我知道,我有點急了。” “是因為你的父親只是一個洛陽令嗎?” 周瑜揚了揚眉,欲言又止。他沉默了片刻,點點頭,一聲嘆息。“伯符,我有時候真懷疑你還是不是以前的那個你,被陸季寧氣了一次,就像突然開了竅似的,前后不過幾日就判若兩人。” 孫策心里一驚,本想掩飾,話到嘴邊又咽了回來。周瑜再聰明,還能想到穿越么?他能看到的只是這個皮囊,充其量認為我胡言亂語罷了。 “說你呢,扯我干什么。你從祖是太尉,你從叔也是太尉,而你祖父名聲不顯,你父親人到中年只是個洛陽令,所以你一心想位至三公,爭口氣,是吧?” “是。”周瑜一攤手,苦笑道:“我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 孫策沒有說話。他一直懷疑周瑜有這樣的心理,但他不想挑明。再好的朋友也有隱私,周瑜不主動提,他就當不知道。但今天他不得不說,周瑜爭于求成,已經激起了孫堅舊部的反感,這對他不是好事。他將周瑜留在孫堅身邊是為了輔佐孫堅,而不是制造矛盾。 史書上,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一戰揚名,連蘇東坡都寫下一闕《赤壁懷古》追想當年周郎,可實際上赤壁大戰時周瑜是左都督,程普是右都尉,而且兩人相處并不愉快,險些耽誤了大事。周瑜后來強攻江陵,很可能就有急于證明自己的動機。攻江陵沒錯,但是他太急了,親臨戰陣,受了重傷,次年暴斃和這場戰事有脫不清的關系。 三十六歲英年早逝,不僅是他個人的重大損失,也是江東的重大損失。如果他多活幾年,不可能坐視劉備攻取益州,天下可能是另外一個局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