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落日余暉-《亂世棟梁》
第(1/3)頁
伊麗河谷,在天山北麓烏孫故地,距離高昌很遠,距離中原西陲——瓜州更遠,那么,為何這地方會突然冒出一群楚兵、把逃跑的突厥可汗擋下呢?
李旿想不明白,不過,當他的行軍與磧北道行軍會師后,心中疑惑得到解答:
磧北道行軍自東而來,曾橫穿烏孫故地,所以,留有小隊扮做牧民,在伊麗河谷一帶偵查敵情。
沒想到,誤打誤撞,攔下了突圍逃跑的突厥可汗——阿波可汗。
兩支隊伍一起抓住了阿波可汗,這功勞該怎么算?
只能留給皇帝決定,李旿現在和其他將領一起,在高昌地界的營地,迎來了被俘的突厥可汗:阿史那大邏便。
突厥王族姓“阿史那”,但阿波可汗的名有些奇特,李旿之前聽人介紹過這位名字由來。
大邏便,或稱“大羅便”,為草原語言中的一個詞匯之音譯,這個詞是“酒器(角狀且粗短)”的意思。
所以,當阿波可汗——阿史那大邏便站在面前時,李旿覺得這位當初得名的由來,或許是其父正好看到旁邊有一個酒器。
而大邏便,也是突厥的一個官號,取其原型酒器的“粗短、強悍(角狀)”,寓意威猛。
現在,這位被活捉的突厥可汗,身材魁梧,看上去是個壯漢,倒也對得住“大邏便”的名號。
只不過因為摔得鼻青臉腫,加上淪為階下囚,阿波可汗的臉色十分難看。
當然難看,兵敗被俘,這是天大的恥辱,但大邏便又不想自殺,想著伺機逃跑,于是被人帶來這里,等候發落。
李旿不想羞辱這俘虜,所以當對方被押進來后,特意下令松綁。
現在,說了幾句場面話后,讓人將阿波可汗帶下去,好好安置。
至于最后該如何處置這個突厥可汗,那得由父親...皇帝來做決定。
阿波可汗轉身離去,昂著頭,挺著胸,極力維持著所剩無幾的尊嚴,大帳內諸位將領目送對方離去,隨后,向兩位主帥提建議。
三軍匯合(磧北道行軍、瓜沙道行軍,海西道行軍),連破突厥主力,擊殺其西部可汗,活捉其“大可汗”,戰果不可謂不輝煌。
接下來,該做什么?
是趁著突厥元氣大傷,直接就把龜茲、高昌等西域小國“拿下”,為朝廷將來進一步經營西域做準備?
還是見好就收,班師回朝(隴右)?
這得兩位主帥來做決定。
兩位主帥,指的是磧北道行軍總督王琳,以及瓜沙道行軍總督、皇子李旿,至于海西道行軍的主帥因為是行軍都督,位在行軍總督之下,自然就不是帥。
而兩帥之中,李旿作為皇帝庶長子、當朝郡王,地位最尊貴,但他有自知之明,自然是請資歷最高、為父親故交的長輩來主持大局。
王琳也不推讓,開始拿主意。
三軍匯合在這茫茫大磧邊緣,補給是個問題,不能久留,必須當機立斷,早做決定。
他認為,既然兩支軍隊(瓜沙道和海西道行軍是配合作戰,算作一軍)出擊時,擬定的目標都已經完成,那就該撤軍。
如果這個決定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使得朝廷錯過提前經營西域的良機,責任由他來扛。
這一錘定音,將領們愕然,隨后默默點頭:
也是,將士們連日奔襲作戰,頗為疲憊,加上獲得不少戰利品,休息休息就返回中原,倒是不錯的選擇。
反正天塌下來,有你這位皇帝故交扛著,我們就不用擔心什么。
李旿見“王公”如此有擔待,心中的糾結,很快消散。
確實需要見好就收,不然賭紅了眼、不斷下注的后果,極有可能是滿盤皆輸,先前贏回來的,全都吐出去。
“我知道諸位或許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王琳就自己的決定,向諸將進行解釋。
“但是,我軍軍力疲敝,磧北道行軍奔襲近數千里,跑死的馬都不下兩萬匹,南來諸軍,橫跨海西、大磧,累死的馬,也有上萬匹之多。”
“雖然可以從繳獲里補充馬匹,但是,不能再耗下去了,且人、馬的補給是個問題。”
“若各部分散到諸國就食,極易為人逐個擊破,畢竟這些小國之前還臣服于突厥,急切間,不敢倒向官軍。”
“突厥雖然歷經慘敗,但余眾仍多,只不過是被打散了,假以時日聚集起來,亦能伺機反撲。”
“我軍在這里,并無可靠之營地可以讓人、馬好好休息,而且攜帶大量戰利品,動起來,會很慢。”
“將士們辛辛苦苦殺敵,好不容易得了戰利品,讓他們全扔了,再和突厥人周旋,恐怕士氣會低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兴仁县|
包头市|
三亚市|
海南省|
江源县|
宁南县|
灯塔市|
丰台区|
遂平县|
乌鲁木齐县|
文登市|
平顺县|
泸溪县|
麻栗坡县|
宁国市|
南澳县|
景泰县|
永嘉县|
从化市|
惠东县|
青海省|
吐鲁番市|
荥阳市|
涟源市|
阳山县|
响水县|
宾川县|
冕宁县|
平乐县|
平度市|
大田县|
射阳县|
井陉县|
松潘县|
成武县|
定兴县|
布尔津县|
清镇市|
万安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