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四十六章 報喜-《重生小地主》


    第(2/3)頁

    這個年代。對于招贅這件事,還是存有偏見的。一般的人家,即便再貧窮。也不愿意讓兒子到別人家里去入贅。連老爺子是個傳統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張氏原本想著,連老爺子很難會同意三郎去入贅。

    “隔了一輩了,三郎這事,主要還是你們二房的兩口子做主。”吳王氏就道,“正好他們兒子多。王家沒兒子,家里就剩下這一個老閨女,是留著養老的,以后那一大片家業,肯定都是她和三郎承受。”

    “這門親事。你們二房一文錢都不用出,啥啥都是老王家預備。另外,人家還給了你們二房一筆銀子。”

    “聽說,入贅的文書都簽了,以后三郎就入人家老王家的戶頭了。老王家三口人都挺中意三郎的,那老兩口子著急要抱孫子。就定了這個月十八成親。”

    “王家給了我們二房多少銀子?”張氏想了想,又問。

    “聽說,是這個數……”吳王氏伸出手來比劃了一下。

    “是、是多少?”

    “一百兩。”吳王氏道,“聽說另外還有給三郎他爹和他娘的衣裳、鞋腳啥的,就是他們兩口子去和王家談的條件。”

    三郎如果是娶媳婦,要出聘禮,要辦酒席,零零總總的,都需要花錢。另外,只怕還得預備房子。現在可好,連守義和何氏一文錢都不用花,反而得了好些東西和整整一百兩銀子。

    一百兩銀子啊,那是二十畝好地,如果換做中等的地,就有二十五畝了。

    連蔓兒想到這,不由得莞爾。她現在滿腦子的做地主,一遇到銀錢的事,幾乎是本能地就在腦子里給換算成土地了。

    “也算是一樁好事。三郎那孩子,長的好,人沒啥心眼,我看那王七姑娘是個要強、有主意的、脾氣硬的。這過日子,要是兩個人都脾氣硬,這肯定得吵吵鬧鬧。這一個軟、一個硬,正好。老王家日子過的不錯,以后三郎也能跟著過上好日子。”張氏沉默了一會,就說道。

    “可不,這外邊啊,可有好多眼紅的,都說你們三郎長的好模樣,才能攤上這樣的好事。”吳王氏笑道,“這個事,你們還去人不?”

    “一會我和孩子他爹商量商量,”張氏就道,“看吧,這都到年根底下了。”

    “可不,我看你們是走不開。這冬冷寒天的,路上也不好走。我給你們盯著,看這幾天誰往太倉那邊去,你們要是捎禮,就正好帶過去。”

    “不知道老趙家還去不去人?”張氏就道。

    “你這一說,我才想起來,還有他們家那。”吳王氏笑了兩聲,“我估摸著,他們應該會去人。現在,他們和太倉那邊,走的可挺近。”

    “是挺近。”張氏點頭。

    上次去給趙秀娥下奶、給連秀兒添箱,在張氏她們回來之后,趙家幾口人又在太倉住了好幾天,才回來的。而且大包、小包拿回了不少的東西,被人問起,趙家都說是趙秀娥給的。

    回來之后,趙文才就忙活起來,逢人就說是給太倉的縣丞大人辦事。后來沒幾天,趙文才又往太倉去了一回。而且他并不是一個人去的,同行的還有兩輛馬車。一輛馬車里坐的是周捕頭夫妻兩個,另一輛馬車里,坐的是周捕頭的老丈人,原錦陽縣縣衙里的一位師爺。

    后來連蔓兒就聽見有人跟連守信和張氏學舌,說是趙文才跟人講,連縣丞掌管了太倉的刑獄,身邊卻沒有熟悉刑獄事務的親信,趙文才為連縣丞分憂,尋找人才。

    這人才就是趙家隔壁周家的兒子周捕頭,周捕頭的老丈人,據說就是錦陽縣有名的刀筆師爺,在刑獄事務里打滾了半輩子,是個十分老道的萬事通,堪稱衙門里的老油子。

    趙文才介紹去的人,那自然是要跟連守義親近的。這是不是說,連守義對于連守仁的衙門事務,涉入的很深那。甚至趙秀娥,會不會因此也有了某種發言權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疆| 泽州县| 买车| 岑巩县| 亚东县| 弥渡县| 灵川县| 图片| 南陵县| 嵩明县| 磴口县| 桃江县| 靖安县| 博湖县| 昌邑市| 洛阳市| 沙河市| 武胜县| 隆德县| 吉水县| 天峨县| 嘉峪关市| 东山县| 札达县| 德庆县| 雷山县| 龙州县| 广安市| 仁怀市| 安塞县| 同德县| 宁夏| 东阿县| 泸溪县| 辉南县| 安平县| 呼图壁县| 中江县| 仙桃市| 湖南省| 丰县|